中國近日向國際自然資源領域的投資大幅成長,其中中投公司(CIC)在最近十周內,便在該領域投資了42.5億美元。
本月23日,中投向印尼最大的熱煤生產商PT Bumi Resources投資19億美元,收購其發行的債券型工具。
Bumi在聲明中表示,中國的這項債券投資為期六年,將獲得12%的年現金息票利率,總共的內部回報則達19%。
就在日前,中投才斥資8.5億美元收購香港大宗貿易商──來寶集團(Noble Group Ltd.)──15%的股權。七月,中投另以15億美元收購了加拿大礦業公司企泰克(Tech Resources Ltd.)部分股份。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相關人士指出中投還在考慮投資蒙古一家鐵礦石企業。
中投在能源、金屬以及農產品的投資於近年備受注目,摩根大通預測,中投今年將在收購交易上投資高達500億美元的天價。
專家表示,中投的種種投資有其實質上的意義,第一,針對自然資源的採買,符合中國政府的戰略利益,再者,中國也極欲跟上全球經濟復甦的腳步,因應快速都市化而產生的資源需求,林列現代化強國之一。
而中投案例的成功,也促使中國進一步提出設立主權財富基金、解決全球失衡的議題。中國央行副總裁胡曉煉在22日發表的報告中說,20國集團應考慮建立一項「超主權財富基金」,將部分投資盈餘轉注到貧窮國家,進而促使這些貧國成為全球經濟復甦的新動力。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