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監察院糾正內政部放任建商把虛坪不當灌入坪數後,已要求內政部在半年內提案修法,規定建商要把主要建物、公設分開標價,並且公設面積不予納入。中華民國建築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昨(28)日聲明,建築業不會反對政府決策,但是未來房價也不會因此而下跌。

全聯會理事長王光祥、秘書長于俊明昨天表示,雖然政府主管機關要照顧每年約15萬戶購買預售屋的客戶權益,可是相對會影響全台750多萬戶住宅存量的屋主權益,如一旦實施,它們的財產、至少會縮水10%至20%,金融機構不動產抵押品價值也跟著大縮水,這等於是讓地政登記制度大革命,也讓過去幾十年依循現行登記制度的750多萬戶住宅,在買賣移轉時、房價馬上縮水1、2成。

王光祥強調,最近有人提到「建商灌水增加虛坪」,其中有許多誤解。首先「公共設施」是隨居住機能與因應安全需求而產生,均屬使用執照所載依規定須施作的合法項目,非屬建商憑空灌水。

不過,外界以為要求建商不計入公設在面積,房價會下跌。其實,建商心知肚明,不可能因此而讓房價下跌,反而因計算坪數減少、而讓每坪單價相對提高。

此外,對於內政部要求,未來房價必須依照公設、主建物分別標示價格,房貸市佔率前3大的行庫指出,應不致對現有房貸授信政策產生影響。行庫表示,最重要的仍在於當地的市場行情,就算建商把公設、主建物分開標價,銀行授信仍然是看總體的價格,消費者原本能得到的貸款成數、利率等,並不會因分開標價就縮水。

金融圈人士認為,銀行的授信政策,與消費者能爭取到的貸款,不致因內政部的新制,而會有趨嚴、或縮水的問題,比較受影響的可能會是建商售屋,因為以往消費者對於公設的意識較模糊,如今分開標示,公設比較高的房屋,面臨的買氣變數較大。

至於外界預期比較有可能「資產縮水」的二手屋屋主,行庫主管也認為,應該仍不受影響。大型行庫以實務經驗指出,原則上來講,在估價上將有一些應變的方式,例如,可以總價不變為前提,將估價上調,如此一來,二手屋屋主未來在作房屋買賣時,就不致因為新制而導致自身權益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