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中區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中心指揮官王任賢從2003年擔任指揮官迄今,是該中心最資深指揮官。他特別強調,「新型流感」現在的防疫重點在「醫療」,因為它是個「政治病毒」!他說,疫苗為重要國防工業,要支持國光生技使其成為國家之光,同時呼籲成立以社區為基礎的臨床試驗中心。在SARS期間面對H5N1專業病毒締造的「零院內感染」記錄可說是王任賢的青天白日勳章,中部老百姓對他的專業抗疫相當感激。以下為專訪王任賢之重點整理。
王任賢說,就在我們從1997~2009等待H5N1時,突然冒出H1N1新型流感病毒,於今(98)年4月12日在墨西哥發生第一次流感聚集且有人死亡,墨西哥很快通報世界衛生組織,於4月15日美國南加州也爆發群聚流行,世衛執行長陳馮富珍在4月23日就把這流感病毒株給判讀出是全新流感病毒,4月24日就發出全球警訊,4月27日墨西哥淪陷(第四期),4月29日美國淪陷(第五期),6月11日五大洲有二大洲淪陷(第六期),從4月12日到6月11日只經過9個星期,就從第一個案例報告到全球淪陷,表示新流感大流行擋不住了,所有「擋」的政策都是錯的。
人類害怕的是「高傳染力、高死亡率」流感全球大流行的發生。王任賢說,H5N1是低傳染力、高死亡率,而H1N1是高傳染力、低死亡率,差別就在於對人流感病毒言,H1N1是上呼吸道流感病毒和H5N1是下呼吸道流感病毒,H5N1爆發院內感染、H1N1爆發社區感染,「一個下、一個上」,差好多。他指出,H1N1是個政治病毒,HIN1社區感染已無法擋,9個星期就擴散全球,此時所有擋的政策或做法都是錯的,包括325,一個班級中3天有2個交互感染就停課5天,為什麼衛生署的醫院不如此做,醫院也是人口密集機構,為什麼退撫會的安養院、經濟部的工廠不做,325條款為什麼只在學校,人口密集機構這麼多,為什麼只獨厚學校,顯然是不合理的。重症住院的很多都沒有小孩,H1N1已無需擋了。現在的目標是要把千分之一的死亡率壓制到20萬分之一的死亡率,這就是現在「醫療體系」要做的工作,跟公共衛生關係不大,現在公共衛生只需居於協調角色即可,「醫療才是主力」,好好把轉診和照顧病人等工作做好即可大幅降低死亡率。這次H1N1是新的,預期流感重症死亡率會比較高。
季節流感重症死亡率約20萬分之一,這次新型流感的死亡率預估是千分之一,估算有20%~30%的人感染下,約有4,000~7,000人會死亡。公共衛生就是擋,所有擋都不是那麼需要,因為它已經散開來了,所以包括消毒、戴口罩和防護都是政治秀,今年年底還會吵的,因為要選縣長了,每個縣市都會拿這個議題吵的,所以王任賢說這個病毒是政治病毒。
要如何做好轉診和照顧病人?王任賢說,流感病人大多為輕症,只有千分之一變成重症,重症者的先決條件是一定會持續發燒,每個流感沒發燒或燒退的人都不可能變重症,如果到第3天仍然發燒的要趕快找醫生,大部份病人在第2天就退燒了,H1N1新型流感是會令人在很短時間內死亡的,通常重症者會在第5天住院、也有從第一次出現發燒或咳嗽症狀後到第9天就死亡案例。在中部地區的醫療原則是對輕症病人不投藥(克流感Tamiflu),因為大部份都是感冒,自我健康管理比投藥更重要,第1天就發燒的,王任賢會跟病人說:「如果到第3天還發燒的話,就趕快來找我,醫生會給你照X光、做流感快篩及投藥下去。」秉持這些原則,從4月份看病看到現在,從來沒有快篩過一次、沒有給過一次克流感、也沒有戴過一次口罩,為國家省了多少資源,是用腦筋在看病。 他提醒,有三種族群較易發生重症,第一是年輕人但有潛在內科疾病的人,占重症50%~80%,是最大風險族群;第二是懷孕;第三是胖子。對這3個族群要特別關懷。克流感是不需要急著給的,從英國以Tamiflu對H1N1重症治療研究顯示,不給藥的死亡率是67%,有用過藥但不管是怎麼給藥的死亡率為30%,顯然克流感對降低重症死亡率是有效的,重症病人只要在8天內投藥,死亡率可維持在三成。
針對疫苗,王任賢說,所有的藥物及疫苗在上市之前都必須要做大型的臨床試驗,唯一例外就是流感疫苗,因為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取得病毒株後生產到施打的時間非常短,流感疫苗不做大型臨床試驗是世界的共識,只做幾百或幾千人的小型臨床試驗,這種臨床試驗不是看其效用,而是看其有無副作用。
臨床試驗就是「產品品管」,當產品馬上要用,沒辦法做品管時,可退而求其次做「流程品管」,每一個步驟都按照國際標準做,國光廠對流程要求得非常嚴格,台灣史無前例的有衛生署2名公務員(藥政處、署本部)派駐國光疫苗廠24小時監控,國光疫苗是有國家保證的。全球爆發大流行時,國家要有自己生產疫苗能力,國光疫苗廠的成功對台灣很重要,當有了國家級疫苗廠,就可來做國人特有的B肝、C肝、腸病毒等疫苗,藉由這次新流感疫苗撐起國光生技,要以正向態度對其有信心。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