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金管會主委陳冲表示,為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趨勢,行政院擬師法歐美先進國家作法,研擬「反向抵押貸款」制度,由老人以自有房屋不動產供養自我,除可解決衛生署傳統以來一直所困擾之老人沒錢繳交健保費問題之外,更可藉此補足社會福利政策不足之處。據報,金管會將以社會福利制度重新包裝,提升各銀行的承做意願,一舉解除台灣老人有房卻沒有現金生活的問題。

惟陳冲表示,由於是項政策內容牽涉涵蓋多個業管部會,且可能會有「部分子女反對」,因而該項政策除持續收集各國資料外,亦存在相當複雜的社會問題研究。報告陳主委,「對的事,就請您繼續堅持下去」,首先屏除各種見仁見智問題不說,那些所謂既存房產從來就不是子女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她們又有何立場與理由在那「說三道四」,甚或「反對」的空間?又不是自己勞役所得,父母願意給那是善果福報,不願意給也很正常,有什麼八股封建理由一定要留給「後代子孫」?

更何況,看看報紙社會版那些層出不窮的父母棄養新聞,政府本來就應該照顧相對弱勢的年長族群。

準此,就請放手立刻聞聲救苦吧,既然陳主委表示,是項政策「可以不用修法」就可做到,那就不要一研究就又要「經年累月」,歐美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現在就是金管會在「對的時間、對的地方、作對的事」的時機,切莫再以「只聞樓梯響」收場,金管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