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四年,歷經廢校又復校,阿里山國中、小(含幼稚園)共一三一位學生,昨日終於齊聚年底即將完工的新校址「團圓」上課,由於適逢教師節,學生除貼心準備卡片贈送給老師,校方也安排學生「奉茶」儀式,以表彰教師辛勞;至於現階段教室空間不足部分,則由紅十字會利用組合屋興建臨時教室支應。
據了解,由於阿里山區幅員遼闊,加上氣候寒冷與交通不便因素,使得位處海拔兩千公尺,阿里山鄉轄內唯一的香林國中,四年前遭廢校命運,所有學生幾乎都轉往番路鄉民和國中寄讀,然經社會各界多方奔走,新校址將遷移至石桌樂野附近,結合原樂野國小師資與學生,成立「阿里山國民中小學」。
阿里山國中小新任校長蔡美玲表示,由於新校舍年底才會完工,加上現有教室空間不足,多數國中部學生才會在開學後仍寄讀在民和國中,日前她向縣府提出以組合屋替代臨時教室想法獲得認同,而臨時組合屋教室也在上星期完成,才會在教師節當天舉辦簡單的「奉茶」儀式,也象徵所有師生「團圓」的寓意。
原寄讀民和國中,來自山美國一新生安慧怡表示,雖然目前必須委身在原樂野國小音樂教室上課,軟硬體條件也沒那麼好,但能回到部落感覺就是不一樣。
阿里山國民中小學新校舍預計年底才會完工,針對現階段校舍不足部分,除國一廿二位新生暫時借用原樂野國小音樂教室上課外,國二與國三共廿五位學生,則將利用組合屋所搭建的臨時教室上課,雖然硬體條件不理想,然幾乎全數學生都表達:「能回到山上唸書的感覺真好!」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