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積極發展綠能產業,備受國際矚目;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認為,中國決心成為綠能大國,應該是2008至2009年間的全球頭條大事,其影響甚至超過這波的經濟大衰退,堪與蘇聯1957年發射全球第一枚衛星「史波尼克號」的盛事相提並論。

佛里曼在他的同名專欄撰文指出,中國領導人決定提倡綠能,是迫於現實需要下的決策,因為中國以煤炭及石油為基礎的製造成長引擎產生嚴重汙染,使得太多中國人無法呼吸、游泳、垂釣、耕作,甚至無法喝水。

另一方面,中國領導人也明白,人類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有增無減,未來能源科技的規模將與資訊科技相當。中國有意成為主要的能源科技大國,中國已悄悄邁向潔淨能源部署與創新的新境界。

佛里曼說,當年蘇聯發射「史波尼克號」衛星震驚全球,刺激美國對科學、教育、基礎建設及網路建構投下巨資,網際網路是其最終的附帶產品之一。但如今美國國會仍認為,中國將試圖以製造更多汙染的方式超越美國。他批評這種看法已不合時宜,中國現在正設法以綠色科技超越美國。

佛里曼引述生態學家布朗的話說:「過去3年,美國一直是風力發電研發領域的領導者。估計至今年底,中國將在這方面超越美國,速度快到我們無法想像。」例如,無錫尚德公司已是舉世最大的太陽能板製造商。未來各國將不只從中國購買玩具,而是購買新世代電動車、太陽能板、電池及節能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