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28日起首度在港發行60億元人民幣國債,使大陸與香港之間經貿關係更加緊密。專家表示,此舉使得香港和大陸經濟進一步一體化,並推動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專家也預測,由於投資者對人民幣升值的高度預期,未來債券申購應會非常火熱。

大陸財政部副部長李勇28日出席人民幣國債在港發行儀式時表示,大陸當局在香港發行首批本金額60億元人民幣國債,分為3個期限,其中2年期國債主要針對個人投資者,5年期國債主要針對法人投資者,3年期國債將視認購情況在法人和個人投資者間配售。零售部分將不少於20億元人民幣。

3種管道認購方便

這次大陸當局在港發行60億國債,由9月28日至10月20日接受認購,國債期限2年、3年及5年的票面年利率分別為2.25%、2.7%及3.3%,每半年配息一次,聯席牽頭行及入帳行分別為中銀香港及交通銀行香港分行。

此次人民幣國債發行將採用較為簡化的銷售流程,為投資者購買人民幣國債提供便利。投資者可以通過櫃檯、網上銀行及電話銀行三個管道進行認購,手續更加簡便,預計認購時間將大為縮短。至於會否再次在港發行國債,則要視大陸的情況及市場反應作安排。

申購情形料將踴躍

中銀香港全球市場部總經理戴瑩表示,若零售部分獲得超額認購,將會透過抽籤分配,但希望可以做到每人一手的安排,亦會考慮將法人配售部分回撥至零售部分。

大陸財政部在9月初發布的公告,就已透露將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曾經指出,這是人民幣業務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曾俊華認為,對於債券業務來說,具有很大的意義,甚至對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也有很大的意義。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指出,大陸當局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將為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提供定價基準,也將使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收益率曲線更加合理,推動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

他說,此舉為國際市場提供新的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步驟。

「此舉將有助於擴大中國人民幣以外的投資管道,促進跨境人民幣結算,這是實現人民幣完全可兌換的長期任務的重要一步。」中國銀行分析師史磊說,長期來說,在人民幣國際化歷程中,一個很大的阻礙就是人民幣無法自由兌換。

瑞銀證券則認為,大陸允許更多銀行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可能會受到投資者的歡迎,因為人民幣有升值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