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未來10年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畫首度曝光,新規畫給廣州重新定了一個明確定位:綜合性門戶城市、南方經濟中心、世界文化名城。
規畫人口規模1300萬
《新快報》報導,《廣州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畫(2010-2020)》首度曝光,顯示了廣州規畫的重大調整,規畫廣州人口適宜規模1300萬。
廣州市市長張廣寧、常務副市長蘇澤群等人,最近進行相關的討論,指出廣州舒適性正下降。而規畫也指出,國家戰略和區域格局提升了廣州的中心地位,但廣州缺乏明顯的物質空間載體和政策優勢,粵港澳區域合作的深化,廣州面臨著再次「邊緣化」的壓力。
廣州舊有城市結構下的交通系統難以適應更大範圍區域協作,以及城市空間拓展要求,城市發展迫切需要進一步協調交通與城市空間和土地利用。
規畫指出,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開展,廣州城市內部小環境得到極大改善,但整體城市舒適性下降,宜居性有待提高,主要表現在城中村問題長期擱置,人均綠地面積減少,交通系統運作水平退步,軌道交通票價偏高,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公車系統)沒有良好銜接,交通事故率偏高。
1小時城市生活圈
根據規畫,廣州前景大致可看到,如老城區人口向周邊疏解,建設宜居新區,到2020年,廣州城鄉總人口適宜規模約1300萬人;加大居住用地的比例,屆時人均城市建設用地100平方米;實現一小時城市圈和經濟圈,廣州至珠三角任何一個地級市,經高速路不超過90分鐘。
廣州也有心發展成亞太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活動中心和交通資訊服務樞紐,在全球化進程中保持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