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虧損連連,但高階主管卻坐擁高薪的「肥貓問題」,連日來倍受質疑。某立委甚至說,高鐵高階主管共領1、2億元的年薪,可以提供上千人的就業機會,這就是典型的民粹思維了。難道說以月薪2萬元找來10幾個一般工人,就可以取代一個月薪幾十萬的資深工程師的功能?而行政院長說,好貓不一定要肥,當然很正確。可是,反過來說,肥貓難道就一定不是好貓?所以說,一竿子將所有的「肥貓」打落水是不公允的。

問題的癥結點在於,支付高階主管的鉅額費用是「成本」還是「獎金福利」?兩者顯然被混淆了。而所謂「高鐵必須注意社會觀感」,也是政治性的考量,扭曲了企業經營的本質。

高鐵虧本是事實,但是可不可以因此降低維護高鐵營運品質的成本?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既然不可以為了省錢而使用較廉價的零件,或降低機具的維護保養頻率,那麼對聘請一位資深主管、工程師的人事成本,就不應該單從公司的盈虧來考量。就像開飛機的機長有國際行情,技術經驗夠,就值這個高薪。不能因為飛機載客率低,就要砍機長的薪水。因為這些都是維持營運必要的成本。

至於屬於酬庸式的福利、獎金等,當然就應該視公司營運狀況而調整了。所以肥貓的問題,其實應該切開成兩部份來看。負盈虧之責的經營主管,把公司搞得不賺錢,當然不能領高薪。不能把責任推給開得平平穩穩的列車長,以及維護安全系統的資深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