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最近自誇自己在八八水災期間去了災區46次,駁斥並未救災不力,大姐馬以南日前公開為弟弟抱屈,還主動爆料,馬總統曾透過電子郵件抱怨「哼!好人沒好報」,這段談話遭到媒體曝光引發爭議,馬總統透過總統府發言人再度對這段話表示歉意。
這一事例暴露因總統親弟弟,成為公眾人物的第一家庭成員,對外公開言行嚴重缺乏對政治議題與民意趨向的敏感度。馬總統一再為自己的失言致歉,更使馬總統的威信與形象大打折扣。
總統先生擁有鉅大的公共資源與人力、預算、組織與法令,得到700多萬票絕對多數民意委託,行使法定權力,對於政府決策必須負起最終的責任,歡喜做甘願受,如同美國杜魯門總統生前所云:責任到此為止無可推卸。總統先生身為第一公僕,面對民意對政府體系救災無方與反應遲鈍,在道德層面與政治責任上必須概括承受,虛心傾聽社會公眾的不滿抱怨之聲與媒體針砭,沒有抱怨的權利。
再者,總統身為國家元首與三軍統帥,應該以自己的政治高度,指揮行政單位分工合作,從事決策層面的工作,否則要政府分官設職各有所司何用?不是自己跑到第一線越俎代庖,分神搞起執行層面的工作;馬總統原本就該承擔政府所有責任,但把這件事拉到個人層面是不對的;把自己下鄉勘災當成政府是否努力救災的指標是錯誤的。
總統到地方關心災民,應該對救災、復建工作有前瞻性看法,不是搶著當濫好人扮起萬應公,對老百姓做出太多難以兌現的承諾,執政團隊一開始沒有做好危機處理,馬總統急著事後亡羊補牢,結果反而造成馬政府在處理八八風災是不及格的。
馬政府執政團隊或許是一群好人,但好人並不足以成事,執政團隊要廉且能聞聲救苦劍及履及,希望馬總統與新上任的吳內閣執政團隊記取八八水災的教訓,切莫重蹈覆轍。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