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際輪狀病毒悄悄入侵幼稚園,醫師發現近來罹患急性腸胃炎小病號暴增,其中有超過四成為輪狀病毒感染!一對姊弟一周內先後感染輪狀病毒住院,一歲半的弟弟嚴重上吐下瀉,差點脫水休克,這對姊弟的媽媽廿九日現身說法,呼籲家長莫輕忽輪狀病毒的威力。
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楊順成昨天以該院住院人數統計,指出九月開學後一個月內,五歲以下幼童急性腸胃炎人數攀升三成。他說,輪狀病毒都是在每年十一月起進入高峰,由於輪狀病毒主要好發於二到五歲以下幼童,為避免引起併發症,提醒家有幼童家長除了要孩子勤洗手、多喝水增強抵抗力外,也可選擇口服疫苗防疫。
11月進高峰 好發2到5歲幼童
最近兩個孩子先後罹患輪狀病毒發燒住院的陳媽媽說,三歲的大女兒璇璇,今年剛上幼稚園,在校園裏感染病毒,回家連吐十多個小時送急診,住院六天返家後,那知道變成一歲半的弟弟睿睿開始發燒嘔吐,到醫院時已嚴重脫水,差點休克,住院五天才出院。
楊順成說,開學季輪狀病毒「大傳小」的現象,讓不少有兩個以上小孩的家庭「傷」很大,更使未感染過的嬰幼兒飽受威脅。由彰基五歲以下輪狀病毒住院病童的調查可知,三歲以下嬰幼兒就佔六成,平均住院約五天;其中,一歲以下的寶寶更是輪狀病毒的高危險族群,一旦感染後易因嚴重腹瀉造成脫水,平均住院天數達一周之久。
楊順成提醒家長,輪狀病毒腸胃炎主要症狀為「三不一沒有」:腹瀉不止、嘔吐不停、高燒不退、沒有眼淚或沒有排尿。其中,水瀉的頻率一天可高達十到廿次,因此極易出現脫水症狀,家長不能輕忽。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