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房市接連飆出新高,台灣是否會步上「泡沫經濟」後塵,成立法院質詢焦點。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日表示,過去央行不關心資產價格,也無從關心起,但「新的央行」需關切資產價格變化,惟目前看來「還好」,沒有異常跡象。
彭淮南表示,他認同諾貝爾經濟學家史蒂格里茲(Joseph Stiglitz) 所言,要防範國際熱錢湧入亞洲,可能造成的泡沫化危機,以防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可能再次發生的警語。彭淮南表示,為提振經濟,全球各國均採擴張性財政政策,及寬鬆貨幣政策,造成多國狹義貨幣供給額M1B成長率,高過廣義貨幣供給額M2。有人認為低利環境該適時修正,但景氣未全面復甦,央行「不敢保證未來半年不升息」。
股房市大漲 總裁力挺無危機
談到股市大漲,可能是因熱錢湧入造成,彭淮南指出,目前外資投資台股市值達1500億美元,佔台股25%,其中有多少是熱錢,他實在算不出來。
至於房市,彭淮南表示,房地產連續四季下跌,第一季回升,推案量是連兩季下跌,部分個案雖飆出歷史新高,但「那些(指購屋)錢不完全是從銀行借的,也可能是台商匯回來的錢」,意指近期房市價格飆漲,不能全歸咎於低利政策。
彭淮南力挺台股房市,暗示暫無泡沫化危機。但曾任央行副總裁、現任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則強烈呼籲央行,需以更直接的政策工具,將穩定資產價格,納入擬定貨幣政策時的考量。
許嘉棟呼籲 應穩定資產價格
許嘉棟說,歐美央行過去「明哲保身」心態,不主動處理資產市場的過熱問題,等到金融海嘯爆發後,才被動出面善後。
許嘉棟直言,要兼顧經濟景氣與穩定資產價格兩個目標,以寬鬆貨幣政策協助經濟景氣,是必然選擇;而穩定資產價格,則可藉由選擇性信用管制等行政指導措施,防過多資金留入資產市場,造成資產泡沫化,甚至破滅。事實上,衡量資金寬鬆的M2年增率,已連續五個月飆破預設目標區(為2.5%到6.5%),8月更高達8.17%,是近五年來次高,反應資金過剩。但央行日前表示,在經季節調整後,M2年增率只有6.37%,仍舊在目標區內,僅能算是溫和成長。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