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天地、成都寬窄巷子,及北京前門大街,以西湖聞名於世的浙江省杭州市昨日也正式加入大陸各地老建築翻新改造的行列,杭州中山路步行街(南宋御街)昨日正式舉行開街典禮,長達四.三公里,沿街布滿清末民初建築在修舊如舊原則下昨正式對外開放,台灣旅客日後至杭州旅遊又多一景點,可乘坐電瓶車飽覽這些特色古建築。

南北貫穿杭州的中山路,早在八百多年就是南宋都城臨安城中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此後一直是杭州的商業中心。由於經濟發展,商業區轉移,不少老建築破落,杭州市政府自去年一月起整治,將這條以清末民初建築為主的聚落,在修舊如舊下,將以改建,並融入時尚風格。

如同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昨日在開街儀式上表示,中山路記憶著輝煌,曾是民國時期最繁華地段,這講著杭州話,有杭州的老房子、有我們的老鄰居。

與大陸其他城市的老建築翻新區相比,杭州中山路長達四.三公里,還特別開鑿人工小河,取自杭州中河的活水,沿路起落有致十三個大小不等的水景池夾岸左右,水流潺潺。來自上海的李姓旅客指出,能在一年多內就將原本殘破的老街修繕成功,確實不簡單,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就是保留完整的近代歷史建築群。

《杭州日報》主辦的「中山使者御街行」活動,來自大陸及台灣、澳門等卅個城市的卅名中山使者,在昨日開街後也乘坐電瓶車遊覽中山路,來自成都的音樂學院藏族學生斯迪措還在中午餐會上,高歌一曲,博得滿堂采;來自台灣的中山使者,中華觀光人力資源發展協會常務理事林文正,則藉機推銷台灣旅遊。隨著杭州中山路開街,老年人在這裡追憶歷史,青年人在這裡體驗時尚,外國人在這裡感受中國,中國人在這裡品味世界,一條承載著共同歷史的老街,再度生龍活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