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的台商,引進台灣特有的管理模式管理大陸員工,反而有很好的成效。例如與員工簽訂保密合約,可有效防止公司重大機密的外洩……

台商在大陸訓練員工,不僅要適度融入當地風土民情,更可以將台灣企業較具優勢的管理模式帶進大陸企業裡。接下來我們將針對大陸台商企業的「用才」,亦即台商對大陸員工的運用模式作一簡要的介紹。

不定時走動抽查 掌握實際狀況

▲模式一:開早會/溝通檢討

在大陸的台商,承襲了台灣過去傳統製造業的管理模式,利用每天早上開工前的10分鐘至30分鐘召開早會,集合員工對本日應達成目標、昨日產能狀況、員工生活狀況與問題點等事項進行溝通與宣達。

▲模式二:目標訂定/績效考核

要求各單位自行訂定每日應達成生產目標,若未達到目標,通常會於每日生產終了時,對未達成目標的原因進行檢討,以便找出病因進而採取及時的因應對策。

▲模式三:隨時抽查/走動式管理

台籍幹部每日會不定時地對生產現場進行抽查,利用走動式管理模式,掌握企業員工實際生產狀況,進而發現問題,避免問題惡化。

輪休制度 改善員工調度壓力

▲模式四:簽訂保密合約/離職交接

一般來說,大陸的員工或幹部,在辭職離開企業時,經常是不告而別的,並不依規定辦理離職交接手續,導致公司相關的資料或機密外洩,為了避免這種爭議的發生,依不同的職位簽訂不同的保密合約,藉以約束員工。

▲模式五:人性化的輪休制度

在工廠產能負荷允許的情況下,員工可以自由地選擇固定的時間返鄉探親,此種做法不僅符合大陸相關勞動法令的規定,且可以避免一到春節員工返鄉所造成的壓力,是一種勞資雙贏的措施。

▲模式六:培養二位儲備人才

不管是那一個層級的職位或是工作,都應該隨時準備或培養二位以上儲備人才,特別是幹部及技術人員,以避免青黃不接。

▲模式七:實施幹部輪調制度

一個人在同一個職位待久了,在工作上容易產生弊端,而且也容易形成派系,這種狀況在大陸甚為常見(同鄉、同學、同宗…)。因此,互相輪調管理職能的幹部與專業職能的幹部,一方面可以避免幹部坐大老化的壞習慣,另一方面也可以藉此培養公司的多職能人才。

對於大陸員工的運用,除了上述七項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企業本身也應具有相當的條件才有能力要求員工遵守,而且領導者本身也應以身作則,在管理上採取「人性的軍事化管理」,在工作上嚴格,在生活上關懷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