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調降後,香港《經濟通》引述中信證券表示,從此次調價的時間和幅度上來講,對煉油類公司的經營短期會帶來負面影響,由於9月2日的成品油價格上調並沒有調到位,此次的下調又比較及時到位,因此對加工原油的煉油毛利將有一定程度的縮小。

但該行認為,此次調整周期短於22天,理解到的是大陸政府故意模糊調價時間周期,打擊囤油或產油者預期價格下調而大量出貨行為的策略有關。當然,由於目前大陸成品油特別是柴油需求情況尚未明顯改善,成品油庫存較高,下調成品油價格也有利於刺激消費。

招商證券則發表研究報告表示,7月底成品油價格下調,造成中國石化8月煉油板塊業績虧損,當時預計每噸油虧損100元(人民幣,下同)。此次下調成品油價格,預計對10月的盈利有負面影響,每噸油虧損在150至200元,但不會對11、12月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該行認為,這次可能是年內最後一次下調。目前進入以美國為首的發達經濟體石油需求回升的階段。結合當前原油供給保持穩定、發展中國家需求繼續強勁的背景下,預計原油價格在未來6個月溫和上漲。最近的原油價格調整只不過是9月季節性的淡季削弱了復甦力度,導致需求和庫存反覆,目前原油市場需要的是耐心。

昨日香港上市石油石化股價隨大盤下滑,中石油H股及中海油都跌逾1.5%,以煉油為主的中石化H股也跌1.35%,但中石油A股及中石化A股則因十一國慶前慶祝行情收紅,中石油A股收漲1.03%至12.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