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大陸十一黃金周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投資人在長假前都傾向退場觀望,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金額不到1100億元(人民幣,下同),創下近期新低。一般認為,長假後陸股仍處在調整階段,且不確定因素增多,將維持下修整理型態。

《上海證券報》指出,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短期A股上漲動力仍舊不足。浙商證券認為,新股發行加速、創業板推出,以及10月大小非解禁金額達6800億,創歷來單月最高等因素,將強化投資人對市場供給面增加的預期,在沒有更好的經濟數據或新刺激政策公布下,長假後A股市場仍缺乏上漲動力。

雖然目前陸股處於下修的整理格局之中,不過個別族群也不是沒有機會。

寶來投信指數投資處副總黃昭棠表示,大陸黃金周的連續假期,有助於刺激內需市場,內需消費族群有機會成為十一假期後的A股主軸。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近期A股市場成交低迷、人氣渙散,上證指數半年線已遭跌破,後市大盤將繼續處於調整探低階段;新時代證券也建議投資者,儘量回避股價仍在半年線上方的個股,未來的不確定性恐衝擊個股表現。

據報導,從中長期來看,大部份研究機構仍認為第4季仍有行情可期。銀河證券認為,目前市場整體估值處於歷史平均水準,而占總市值30%的金融股的估值則已接近底部,在宏觀經濟以及上市公司業績情況繼續好轉背景下,只要市場供需關係適當改善,A股仍會進一步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