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兩岸統合學會最近與大陸對台研究重要學者在北京召開了研討會,首次就兩岸定位與未來和平協議進行深入的學術研討。雖然大陸官方將此會議定位為「學術研討」,但仍富高度的現實政治意義,會議討論內容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本報摘錄會議發表論文,連續刊登,今天為系列之九。

要推動兩岸文化統合,最根本的就是文字統合。在過去的一年多,兩岸關係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兩岸的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也漸趨突出,有待進一步的交流商談。其中,文字的使用是一個看來雖小,但是影響深遠的文化問題。

繁簡共存 解決爭議

中國大陸從1956年正式實施簡化字,台灣則一直維持使用傳統漢字。在兩岸對峙時期,文字的繁簡差異變成政治圖騰,兩岸連文字都誓不兩立。但是,從幾千年的歷史來看,除了少數新造的簡字外,繁簡字其實都是歷史上早已存在的一家親眷,和平共存多年,各自擔負著不同的任務。

在兩岸融冰之後,仔細省思當前的文字問題,我們以為回歸傳統,繁簡並存是一個最理想的解決模式。在大陸,採用「繁簡並存,識繁書簡」,在台灣則採用「正簡並存,識簡書正」,則兩岸溝通、古今傳承都可以圓滿解決。要達到這個結果,只要把簡化字中的「同音替代」和易造成「同形異字」的新字大約157條放寬就可以了。以下是我們的芻議:

從19世紀後期以來,中國在列強侵略之下,喪權辱國,割地賠款,血淚斑斑,令人痛絕。有志之士都在思考如何師夷長技,救亡圖存。從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到胡適之、陳序經的「全盤西化」,救亡圖存的方向越來越趨向西化,西化首先要從教育下手,教育則要教不識字的人民識字。而漢字太繁,不利於不識字的「以貧下中農為主的無產階級」人民學習,因此有必要改革。

漢字改革 方案眾多

這是大家所熟知的背景。漢字改革於是如火如荼地展開。在50年代初,兩岸不約而同的進行簡體字運動,便是這個改革的具體行動。

漢字如何改革?有人主張文字簡化,有人主張半符號化,有人主張廢除漢字改拉丁化。清末盧戇章提倡「切音字運動」,用自創的拼音字母寫廈門方言,魯迅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便是廢除漢字論。古文字大師唐蘭主張半符號字,較大多數人主張文字簡化,從陸費逵、錢玄同、陸基、黎錦熙、楊樹達,到1956年的漢字簡化方案,漢字簡化運動基本完成。

孔子學院 漢語重鎮

20世紀已經過去,簡化字的推行也超過半個世紀。在這半個世紀中,簡化字也的確達成了掃盲的基本任務。中國大陸改革開放30年,全世界都看到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表現在語言文字的有關活動上,根據大陸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網站報導,截至2009年4月,已建設了326所孔子學院(課堂),分佈在81個國家和地區,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辦學模式,成為各國學習漢語言文化、瞭解當代中國的重要場所。

顯而易見的,中國大陸已經脫離了貧窮,以往「以貧下中農為主的無產階級」為主要思考對象的事務,也功成身退,簡化字政策是否也應該到了功成身退的時刻了呢?

中國歷史上,大部分簡體字勃興的時代,往往都是連年戰亂,民不聊生,所以文字書寫趨向簡省,如戰國時代、魏晉南北朝等等。但是,一旦戰爭結束,豪傑之主統一天下,不要多久,文字就像其它事物一樣,立刻趨於雅正,漢唐時代向世人展現的,正是這樣的一個面貌。

簡化漢字 具階段性

對於簡化字階段性任務完成,簡化字應該要適度的調整,以迎向漢唐盛世其實不少大陸比較有遠見的學者陸續提出這樣的看法。我們引一段2009年3月22日《南方都市報》的報導:

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僑聯副主席潘慶林向大會提交了「用10年時間廢除簡體漢字」的建議,該建議經媒體披露後,在全社會引起熱議,並由此而引發了一場激烈的繁簡之爭。反對這一建議的人認為,廢除簡體字是社會的倒退,是瞎折騰。也有人力挺這一建議,認為恢復繁體字讓大中華有凝聚力。

其實,漢字簡繁之爭早在一年前就已開始,潘慶林也不是第一個提出「廢除簡體字」建議的人。2008年3月2日,《中華文學選刊》執行主編王干以《五十年內,廢除簡化字如何》為題寫了篇博客,並在此後相繼貼出《簡化字是資源匱乏的產物》、《簡化字是「山寨版」漢字》等博文,拋出廢除簡化字的觀點。而在去年的兩會上,宋祖英、關牧村等21名文藝界的政協委員也發出了「振興繁體字」的聲音,聯名提交了一份《小學增設繁體字教育的提案》。這些博文和提案也同樣受到了很多非議,反對者中也不乏重量級的人物。

文字紊亂 勢需解決

文字的書寫,有其適用對象。對「以貧下中農為主的無產階級」而言,只要能夠1000來個字,勉強達意就夠了;對一般人而言,能夠認得4、5000千字,已經能基本滿足一輩子所需了。但是,對一個邁向大國的大部分國民而言,如果認不得漢唐文字(基本上和今天的繁體字是一樣的);做學術研究的學者如果在寫學術論文時,如果簡化字不夠用,還需要加注,那是不可思議的事。加上當今電腦盛行,中國大陸在與漢字文化圈交往、繁簡互換時所造成的各種紊亂,都已經到了不能不解決的地步了。

一般人往往以為文字發展大趨勢是簡化。其實恰恰相反。

人類的文明如果向著繁化發展,文字就會趨向繁化。相反地,如果因為戰亂,人類的文明向著簡化發展,文字就會趨向簡化。但就長期的演化而言,基本上文明是向著繁化發展的,文字為了承載繁化的文明,當然也必需向著繁化發展,很多派生字就是為了這樣的目的而產生的。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以人為的力量限制這些字的使用,其實對精緻文明的發展及論述是不利的。

3類簡字 優先調整

當然,13億人用了50多年的簡化字,要驟然做大幅度的改變,是一件相當艱鉅的工程。所以,就如同大陸學者王寧等人所說,應該先調整3種問題最大的簡化字:一是「同音替代」,比如干犯、乾淨、幹部、主幹,都是用的同一個「干」。

二是「符號替代」,像是又阝的又部,灯的丁部,澄的登部,在繁體字中都是登,簡化之後,反而成了3個字。

三是「草書楷化」,一些簡化字是用草書代替了正楷,草書與楷書之間很多是不協調的。

只要把這3種簡化字略作調整放寬,剩下的簡化字並不會造成文字論述時辨義的困難,那麼絕大多數的人仍然可以照樣寫簡化字,不必改變。對於要與傳統文化接軌、認識傳統漢字、學習傳統文化,只要採取「識繁書簡」就可以解決了。認識繁體字其實並不難,尤其在傳媒、演藝歌唱事業高度發達的今天,很多人看電視、學唱歌就已經足夠認識繁體字了。認得繁體字,能跟傳統文化接軌,才能吸收5000年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