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3日,大陸發出了第一張拖掛式房車牌照,7月底,北京平谷「桃花深處」汽車營地也進入開發階段,並且吸引了3家旅遊開發企業的目光與投資,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正開始在中國人中蔓延。
自駕車旅遊目前在全球蔚為風尚,而房車則是人們普遍歡迎的一種自助旅遊工具。歐洲是房車的發源地,近幾十年,房車運動在歐洲大陸風靡一時,德國則是全球擁有房車最多的國家。然而,房車運動在大陸才剛剛起步。
房車,顧名思義,就是具備住宿條件的汽車,英語簡稱為RV。車上不僅有床位、洗澡間、沙發座、桌子和空調,甚至還有進行燒烤和烹煮的廚房,是個「流動的家」。開著房車出去,可以隨心所欲,玩到哪兒,住到哪兒。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安營紮寨,讓身心完全放鬆。
張俊可說是大陸房車旅遊圈子中的先驅。從2002年開始,他就迷上了自駕房車旅行,7年來,他開壞了7輛車,行程五、六萬公里。張俊將他的5輛拖掛式和自行式房車,聚在北京十三陵風景區,並開設了一個露營地。
只需行車開銷 省了旅遊花費
不過去年,張俊的營地被取消了,因為附近有奧運競賽項目,他不得不把房車挪往他地。此後的一年間,張俊常帶著一幫朋友開著房車四處遊玩。「我們跑遍各地,自己帶好出行裝備和生活必需品,除了汽車行駛的一些開銷,再也沒有什麼花費。」張俊說。
「足不出戶,遊遍天下」,這是房車擁有者最真切的體驗,既能遊歷各方,又不遠離現代生活方式,與私人飛機、遊艇相比,對於大陸人來說,擁有房車,顯得更為實際。
房車隊伍浩浩蕩蕩出遊,相對耀眼,8月7日,北京往張家口張北縣的高速公路上,一條車龍直奔張北音樂節現場。當這支房車隊到達現場後,招來一片豔羨--在張北草原上,生活條件極為匱乏,而房車主卻可在享受各種自然風光和音樂時,不用忍受惡劣的環境,這些人很快就成為張北音樂節台下的明星。
浩浩蕩蕩出遊 車隊相對耀眼
就在張北音樂節在草原上如火如荼展開的同時,德國房車旅行團也正在大陸各個城市展開巡遊,來自德國的35位退休人員自駕19輛房車穿越歐亞大陸。他們今年5月從家鄉出發,經俄羅斯、蒙古進入中國,總行程相當於繞赤道一周。
開房車出遊,便利又風光,但發展「房車生活」,仍須有相應條件。首先,是汽車營地的開發。在一些發達國家,景區附近的房車營地十分普遍。這些房車露營地包括帳篷露營區、房車露營區、木屋區等設施,可以為房車提供外接電源,保證車內的空調、冰箱、電磁爐等正常運作。另外,露營基地還有供飲用和淋浴的生活用水,房車的汙水廢物也可以匯集到營地的排汙系統,以確保不對周邊的環境造成破壞。
一年新增500台房車
但是,大陸一年新增的房車最多也不過500台,還分散在各個城市。在這樣的情形下,建設房車營地也變得缺乏經濟價值。目前,僅有北京、廣西、貴州、西安、秦皇島等十多個省市區開始設立房車基地,但規模都比較小,在建設標準上也十分散亂。
其次,拖掛式房車掛牌難。雖然今年4月,中國的第一張拖掛式房車的牌照已發下,然而,由於拖掛式房車體積很大,相關規範標準法令,迄未完全出爐,以致到目前為止,有牌照的拖掛式房車也僅此一輛。
「其實,國外的房車營地都很簡單,不需要混凝土結構的固定基礎設施,只要能滿足停泊的基本生活需要就足夠了。」中國房車露營網負責人於遠波說,正因為有了這些房車營地,西方國家著名風景區很少看到混凝土建築。有錢人開房車、普通人帶帳篷,就可以在風景名勝區過夜,這種形式對自然景觀造成的破壞很小。相較之下,大陸景區大興土木,對自然景觀的破壞則更大。
政策解禁 未來發展可期
「其實,中國應該像西方一樣,多發展非永久性的宿營地,鼓勵人們房車旅遊或自帶帳篷出行。」於遠波認為,房車生活在大陸還沒有發展起來,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生活水準不如西方國家。
由於市場仍受限,於遠波從2003年開始從事房車的進口貿易,每台售價138萬至150萬人民幣之間的房車,每年也只能賣出3至5輛。不過業者也指出,中國現在並不愁沒有實力玩房車的人,關鍵是要有新的休閒理念。
中國的「房車生活」發展較晚,近幾年才逐步走熱。營地不足和拖掛式房車掛牌難兩大問題,也將逐步解決。業者評估,地廣人多的大陸,未來極有可能成為「房車生活」的天堂。(文轉B11版)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