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饕們正在大啖名廚精心烹飪的黑鮪魚佳餚時,地球上卻有一群人正在大聲疾呼應正視黑鮪魚已經面臨絕種危機的事實。根據世界糧農組織(FAO)最新調查報告指出,完全開發及過度開發的漁業資源,占漁業總資源量的68%,已滅絕的占7%。
漁業資源正逐步枯竭
為了避免情況持續惡化,各區域漁業管理組織正致力於調降可容許捕撈配額、縮減漁業捕撈能力與降低有害之漁業補貼等措施,但施行成效不彰,讓「我們將是歷史上享用新鮮野生魚類最後世代」的預言正一步步地實現。
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顯示,過度捕撈是破壞漁業資源最大的元凶,而其真正原因是人類的口腹之欲及錯誤的飲食文化所致。全球所有漁產量(1.1億公噸)中有77%用於人類直接消費,因此如何選擇正確的海鮮,對恢復漁業資源有相當關鍵性影響,值得國人一起來響應。
體型較小有生態標章
至於要如何選擇?基本原則在於選擇體型較小、位於食物鏈底層、資源未枯竭及掛有生態標章的魚類。原因在於食物鏈底端和較年幼的魚類,一般含汞量較低,像沙丁魚以藻類為食,含汞量相對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即建議懷孕或哺乳中的女性、幼童,要避免吃劍旗魚(swordfish)、鯊魚(shark)、青花魚(king mackerel)和馬頭魚(tilefish),這些大型魚類累積汞的時間較長,加上位於海洋食物鏈的頂端,食用風險最高。至於資源未枯竭的魚類則包括:鯡魚、鯖魚、沙丁魚、秋刀魚、 魷魚、狹鱈、藍鱈、太平洋庸鰈、牡蠣、貽貝等。
提高海鮮資訊透明度
提高海鮮資訊透明度
事實上,消費者如果不知道自己吃的海鮮來自何處,就永遠不可能做出明智的消費決定。像日本規定超市必須向顧客告知架上的海鮮是野生還是養殖產品,是否經過醃漬、冷凍還是剛捕撈上岸的鮮魚。更重要的是必須標示海鮮的捕撈地點、捕撈方式等等。反觀國人在水產品消費上,由於海鮮資訊透明度不足,媒體常報導水產品含不當藥物殘留,或大型海洋魚類含汞過量,消費者無法清楚辨別水產品安全性,轉而選擇其它替代物,影響漁民生計。
權威認證消費者安心
目前消費者已逐漸意識到在購買海鮮時,僅憑感官與經驗遠遠不夠,而具權威性的第三方認證正可提供符合生態環境的市場資訊,可以做為消費者選購海鮮參考。
最著名的當屬獨立且非營利機構的海洋管理委員會(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 MSC)機構所核發的生態標籤認證,證明該魚捕自永續魚群。目前該標章已獲得許多廠商認同,全球超市販售掛有該認證標籤的產品種類接近1100種,數量達400萬公噸,銷售金額高達15億美元,獲利也較一般產品高,很可惜台灣目前尚無任何漁業或魚產品取得該類國際認證。
個人吃甚麼魚看似對海洋漁業資源維護起不了大作用,但這樣的觀念推廣後,影響就相當深遠,國人應當為永續漁業盡一份心力。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