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墓,只是慎終追遠的地方嗎?死人骨頭,只能埋藏起來嗎?當行政院長吳敦義倡議「庶民經濟」時,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黃光男則提出「墳墓經濟」概念,一個屬於死人骨頭的商機,他指出,名人的墳墓、名人死後相關物件,都是商機、都是錢。
黃光男說,文化,是會影響到國家的發展。他以英國為例,英國一年的觀光收入總額是5720億英磅,其中40%,也就是2280億英磅,是來自於參觀博物館,像巴黎的羅浮宮,每年至少有800萬人次的觀光客;所以,他說,一個國家的博物館如果做得好,國家多半也強盛。
而博物館的內容,黃光男說,企業家都可以投資。投資博物館的內容,他說,不但可以保護文物,還能發揮企業的行銷能力,又能活躍經濟,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投資,能夠讓人心情愉快。
在博物館的內容上,黃光男說,有一個項目是台灣不太重視的就是墳墓經濟、名人產業;他說,「什麼死人骨頭」通常是用來譏諷他人都說些過時的話,但是,如果是名人的「死人骨頭」,就是產業、就是商機,舉例來講,秦始皇的酈山陵,明十三陵,金字塔,都是墳墓,也是觀光資源,更是產業。
他說,故宮每年參觀人數有450萬人次,其中觀光客佔了300多萬人次,歷史博物館的參觀人次與故宮比起來,是差多了,但是,在歷史博物館辦兵馬俑的展覽期間,光是觀光客的參觀人次,就超過了160萬人次,那一年總參觀人次,差一點就超過了故宮,有些「死人骨頭」,是錢。
黃光男說,可惜,在台灣,大家知道的墳墓只有慈湖的蔣公陵寢,其實,台灣不是沒有名人產業,只是缺乏包裝與行銷,這也正是企業可以投資的商機。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