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美光指控日本與台灣政府聯手補貼競爭對手爾必達,且美國政府承諾將透過WTO向日本與台灣施壓,美光的指控,儘管似乎言之成理,但去年金融風暴至今,有哪個國家沒有協助重要產業注資?台灣從未有車商與銀行,跳出來指控美國不公平貿易,TMC平台當初也沒有刻意排除美光,美光訴求不公平貿易,未必成理。
全球經濟逐漸回溫,但DRAM產業至今仍然沒有一家可以轉虧為盈,美光日前公布上一季虧損數據,單季虧損仍高達八千八百萬美元,相當於台幣三十億元,顯示DRAM產業的苦日子還沒結束,美光心中的焦急可想而知。
由於DRAM大廠現在都在燒錢,哪一家錢燒得久,哪一家就能活下來,美光這時候拉高分貝,指控日本與台灣政府注資日商爾必達的做法,違反自由貿易規則,目的就是希望台日二國,不要拿錢幫助爾必達,如此一來,美光與爾必達就能在公平的起跑點上競爭。
但TMC今年三月籌設過程,美光並非沒有參與機會,美光不願意與爾必達整合在同一個技術平台下,選擇與台塑集團的南科華亞科另據山頭。
經濟部DRAM再造方案,雖然從頭到尾擺明支持爾必達陣營的TMC,但起碼從未排斥美光陣營提出再造方案申請,台灣政府在紓困過程,做到表面公平,美光要跟美國,甚至世界貿易組織主張不公平貿易,須提出具體不利台灣政府的證據。
萬一,美國採信美光說法,對台日生產的DRAM祭出貿易懲罰措施,台灣相關電子產業輸美都可能受影響,但這樣做牽連甚大,美國自己也不見得站得住腳。在各方利益擺不平之下,不論這場「DRAM跨國戰爭」結果如何,台灣現在只有保持低調,DRAM再造的命運恐怕只能「以拖待變」了。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