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坑鄉水碓村因社區防疫總動員,年輕人幫老人家清理舊屋,意外清出三百多樣古農具,歷史最悠久者達一百年;老人家為了感謝社區居民,全數捐出,八十歲老村民戴維鎮發揮一輩子蓋厝長才,打造竹林屋「吾仁館」放置展覽,成為居民聚會場所,也是戶外教學地點。

兩年前,水碓國小校護張美玲發現村內老人常聚集在廟前聽王祿仙賣藥,每周兩天下班後到社區幫老人量血壓、作衛教,與老人家打成一片,為社區寫計畫爭取經費,讓老人活得更舒適。

社區清掃 三百件農具重見天日

張美玲爭取得社區防疫(愛滋病、登革熱、腸病毒)計畫,展開社區大清掃,拜託村民每月兩次整理住家,清出不用的資源做回收,沒想到收到三百多樣古農具。張美玲說,村內古屋已改建不少,不然應有更多。

村民因為打掃而產生凝聚力,相約不藏私把「古董」都捐出來,張美玲一一登錄後苦無放置場所,後來在廟旁找到十幾坪空地,專精蓋竹筒厝、土角厝、磚仔厝的八十歲耆老戴維鎮跳出來發揮長才,從設計圖、施工都是一手打造。

張美玲說,竹屋落成後無人管理,被戲稱是「無人管」,水碓國小校長劉俊委為喚起居民愛惜,諧音改為「吾仁館」,意為「我們有仁愛之心的館」,從此成為居民聚會場所,也是戶外教學地點。

老人家說故事 水碓孩童上一課

一個防疫計畫意外凝聚社區團結力量,村民始料未及。為了讓老人家更有光榮感,水碓村內開設的國小課後輔導班有一堂課就是老人介紹古農具與故事,小朋友聽得津津有味,老小都很滿足。繼吾仁館後,古坑樂齡學習資源中心又成立,邀請老師教導老人家學氣功、編織、竹藝,更豐富村民的銀髮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