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中秋節,走訪北投銀光巷,感受從侏羅紀時代以來延續萬年的自然光彩。
月餅吃太多、烤肉吃太撐,到北投走走,用自然的素材調整身心,過一個健康的中秋佳節。
■藍染DIY 染出月光暈
北投的自然素材豐富,藍染植物馬蘭長得茂密,先人就用這植物做染料、製作衣裳。為了讓民眾認識藍染的技藝,在大屯自然公園設有藍染展示館,想要體驗藍染可與北投文化基金會聯繫,在老師的解說與指導下,染出一條有月亮光暈的絲巾。
藍染體驗是在湖山國小進行,學校裡的染坊有兩大桶的天然染料,解說老師朱孝慈說:「染液是活的,我們每天都要餵它喝蒸餾的米酒,恢復它的元氣。」
用馬蘭做成的染料是綠色,當白色布料浸入後、稍微氧化就成了藍色,非常神奇。最後攤開作品曬乾時,有打開禮物的驚喜,每一件作品事先都無法預測它的精準形狀、色澤,有的線條似銀河。
在等待風乾的時刻,可以在小學門口的泡腳池感受溫泉原湯的滋潤。小學裡頭有溫泉源頭,來此泡腳完全免費!
■古代木炭窯 矗立160載
過去,北投人必須用大量的碳當作能源來生火煮飯,木炭窯就是將相思樹製成木炭的場所。朱孝慈說:「根據調查,北投泉源里有二十幾處木炭窯,目前只剩下一座,今年修復後,可以看到過往燒炭的歷史。」
這座木炭窯有160年,位在中正親山步道的路徑上,步道沿線多是相思樹林,先人就是用相思樹木來悶燒成碳,當作家用能源。一趟北投自然旅行,重現了老北投和自然之間無距離的生活方式,也能感受到先人對自然的尊敬。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