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說出你的秘密》開始,10年下來,《我的兄弟姐妹》、《天脈傳奇》、《無間道Ⅲ》,再到2008年掀起波瀾的《赤壁》,中國最大的民營電影公司保利博納憑藉一點點電影圈的人脈和簡單的市場策略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保利博納在中國已發行近百部電影,總票房7990萬美元(35億台幣),在海外贏得「中國的米拉麥克斯」的美譽。但是談起進入娛樂圈這10年的經歷,創辦人于冬緊張有餘。
不只供片 還重行銷
10年前,于冬從中影集團辭職,隨後成立保利博納,成為保利博納的創始人。當時,他的啟動資本不過30萬元。
10年後,保利博納近期順利完成第2輪融資,投資方包含原股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SIG海納亞洲創投基金外,還有新投入的經緯創投中國基金,3家投資總額1億元人民幣(約5億台幣)。融資完成後,保利博納更名為博納國際影業集團。
大背景是中國大型電影公司陸續上市。繼中影、上影、華誼兄弟相繼宣布啟動上市進程後,已經開始「無硝煙的戰爭」,為繼續保持行業地位,保利博納宣布再次向資本市場進軍。
保利博納成功的秘訣,是採用分帳手法,依靠賣電影版權和賣票回收,利用原有的人際關係,從電影發行也獲得屬於自己的一部分收入。
「原來發行的概念就是供片,而現在發行是要行銷的,要告訴觀眾這部電影是值得看的。電影院是哪個票房好,就會多放哪部片子。必須加大行銷策畫和實施、執行的能力。」2001年,保利博納發行《我的兄弟姐妹》,採用全國統一分帳方式,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將媒體和市場迅速而巧妙地結合起來。
相關全包 明年上市
在《我的兄弟姐妹》的發行過程中,保利博納與當地電影發行公司進行互動宣傳,商定檔期,共同推動電影上映。結果,這部低成本電影的票房收入達到2000萬元(人民幣,下同)。於是,當地電影發行公司、製片方和保利博納皆大歡喜,而保利博納也因此在行業內聲名鵲起。
「生存是第一需求,能夠生存的公司都是優秀的公司。」于冬說。雖然他已經成為大陸境內最成功的民營電影公司管理者之一,但是談到現在及未來的發展,于冬並沒有感到任何輕鬆,「因為目前正是產業發展的空隙,這個空隙可能也就兩三年時間,保利博納必須抓住這個空隙形成新的發展方向和優勢。」于冬說。
而此次融資正是保利博納計畫中的事。據記者了解,目前保利博納在戰略上是自我大動作重組,除了積極向製作、演藝經紀、影院建設等上下游產業領域擴展,致力成為一個綜合的實力型電影集團,並計畫於2010年實現上市的目標。
保利博納試圖成為整合上下游的電影媒體集團。「在未來3年時間裏,保利博納將會擁有一個穩定、專業的製片團隊,保證每年20部作品的投資發行量,預計每年發行的影片數將占全國總額的25%,並以自己投資發行影視作品的優勢,帶動旗下博納英龍經紀公司和博納廣告公司進一步發展。
同時,保利博納將建立自己的連鎖電影院,使連鎖影院的市場占有率達到15%。同時還將逐步建立自己的影片庫。」于冬闡述了保利博納如何借助資本力量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強調保利博納要「從米拉麥克斯向派拉蒙轉型」。
「沈南鵬的紅杉資本能夠投資保利博納,代表風險投資對影視業開始關注。」于冬表示。而作為影視界第一家以影視公司身分獲得投資機構投資的公司,保利博納的計畫顯然觸動了影視娛樂界的「潛規則」──外來資本將逐漸代替自有資本成為電影投資的主流。
利多頻傳 未來看好
「投資保利博納,我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看好電影的未來發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周逵表示。
僅在2007年,中國生產電影582部,其中劇情片402部,比2006年增加72部,增長21.8%。全年全國電影市場綜合收入67.26億元,其中國內電影票房33.27億元,全國電影頻道播放電影收入13.79億元,海外電影收入20.2億元,這3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全年製作電視節目720萬分鐘,比去年增加1倍,電視劇產量超過1萬4千集,比去年小幅增長。
2008年全國影視節目出口總額更是獲得大幅增長,接近30億元,比2007年增加9億元。其中,電影海外收入25億元,比2007年增加5億元。
一系列數字證明,中國的確是世界上媒體娛樂業增長最快的國家,未來幾年預計還將以每年25.2%的速度增長。
根據發達國家經驗,電影電視的產業鏈可以延伸至影視旅遊業等後電影產品,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隨著目前人們生活水準的進一步提高,大多數城市居民將再次走進久違的電影院,電影消費將重新成為一種時尚。中國電影已經形成多層次開發、多管道回收的產業鏈,市場將進一步擴大。
這也直接促進了資本進入電影界,使其成為電影圈裏的「新貴」。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總裁朱雲來更是語出驚人:「別說要幾千萬拍電影,1千億都有!」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