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B2版)
踏上漫漫歸鄉路,再度回到三苗國的原始居住地。誰知道到了周朝,還是把三苗當成隱患,周宣王「乃命方叔南伐蠻方」;戰國時期楚國丞相吳起又「南併蠻、越」,苗族再度被迫逃往武陵山區;東漢時期再度進剿,苗人又被迫遷逃,最後達到今天湘西、黔東北、川東南和鄂西南一帶。大約在宋朝之前,苗族大約已經到達現在的聚居地。
黔東南一帶主要散居著苗族、侗族、布依族;其他還有少數水族、瑤族、壯族……等民族。這一帶雖然生活亭建比較落後,卻仍然民風質樸,少數民族熱情好客、能歌善舞,苗族有高亢激昂、熱情奔放的「飛歌」,也有委婉抒情的「游方歌」,還有質樸無華的口傳歷史「古歌」,調式不一,各具韻味。侗族的歌大多旋律優美,有合唱也有獨唱,特別是無伴奏、無指揮的多聲部侗族「大歌」,以其古樸優美的曲調、獨特的演唱方式享譽海內外。
少數民族各有各的傳統節日,匯聚眾多少數民族的黔東南因而被稱為「百節之鄉」,一年中竟然有二百多個大大小小的節日,包括歌唱舞蹈、鬥牛賽馬、吹蘆笙、踩銅鼓、賽龍舟、玩龍燈、唱侗戲……等等。主要的民族節日有苗族的蘆笙會、爬坡節、姊妹節、四月八、吃新節、龍舟節、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泥人節、摔跤節、林王節、三月三歌節、二十坪歌節,水族的端節,瑤族的盤王節……等等。這些節日集會是黔東南民族風情的瑰寶,洋溢著濃郁的苗嶺風情,成為黔東南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
民族建築、服飾,則是黔東南另一個特殊的風景,在中國建築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苗族、侗族、水族、瑤族等少數民族的杆欄式吊腳樓,土家族的衙院莊園,侗族的鼓樓、花橋,都具有明顯的民族特色和極高的藝術價值。
交通指南
台灣-貴陽
可由台北直飛貴陽,或經由香港轉機
黔東南各景區
先從貴陽搭乘火車或長途巴士前往凱里;從凱里搭乘中型巴士可至「西江苗寨」;從西江折回雷山或凱里,再搭乘長途巴士前往從江,可在從江包計程車前往「◆沙苗寨」;另外,從江搭長途巴士前往洛香,在洛香包小車可前往「肇興侗寨」。
台北至貴州直飛及轉機班機
直飛
台北-貴州
CZ 3022 1620/1845 每週一飛
貴州-台北
CZ 3021 1250/1520 每週一飛
轉機
台北-香港-貴州
CI 913 1250/1435 +
HX 364 1550/1750 每週一五飛
貴州-香港-台北
HX 365 1830/2020
貴州-香港-台北
HX 365 1830/2020 +
CI 924 2135/2310 每週一五飛
註:CI中華航空、CZ中國南方航空、HX香港航空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