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不送花、巧克力、小卡片、紀念品,收到這些也不會太高興。她總是在送禮的人離開後,立刻轉過來送給別人。她還曾將男友送她的維尼熊,送給她剛好搭乘的計程車司機。

她把回收做得很好。

不只在回收垃圾,也在於回收感情。

男友送她的禮物,她可以輕易轉送給別人。男友喜歡逛博物館,買了一本全世界博物館的攝影集送她。一年後男友生日,她在儲藏室找到這本書。她早忘了是誰送的,便包裝起來送給男友當生日禮物。「你不是喜歡博物館嗎?」她擺出善體人意的表情。

這並不代表她不愛男友,只代表她不看重物質的表達。她從不送花、巧克力、小卡片、紀念品,收到這些也不會太高興。她總是在送禮的人離開後,立刻轉過來送給別人。她還曾將男友送她的維尼熊,送給她剛好搭乘的計程車司機。「上次送妳的維尼熊呢?」後來男友到她家時問。「送人了。」她誠實地說。男友很生氣,認為她不重視他的心意:「妳怎麼可以回收我對妳的情意呢?」她冷冷地回答:「難道你的情意只是一個絨毛玩具?」他們吵了一架,一禮拜沒聯絡。

「為什麼這麼不近人情呢?」她約我喝咖啡,我問她。

她說:「我不喜歡維尼熊,司機剛好喜歡。把東西轉送給真正喜歡的主人,有什麼不對?」

我一時不知該如何反駁。她接著說:「我上次送你的達文西密碼DVD,也是我男友送我的啊!我實在不喜歡這些博物館的東西。」

這下子輪到我不是滋味。

除了回收禮物,她也回收感情。

男人追她,她若不喜歡,她會硬把他介紹給別的女性朋友。「明天晚餐?當然!我帶一位女性朋友一起來好不好?」然後她會提前離開,留下騎虎難下的男人,和一頭霧水的女子。

然而當那男人真正和那女子開始交往,她又忍不住打電話給那女子刺探軍情:「你們約在哪家餐廳?出去幾次了?」同時打電話給那男人,假裝興高采烈地說:「嘿,最近還好嗎?要不要一起吃飯?」

於是我發現她回收的,都是她有把握源源不絕的東西。一旦察覺到供應可能中斷,她便開始囤積居奇。

她很努力地把那男人追了回來,也成功地傷害了她的女性朋友。然而一旦那男的回過頭愛上她,她又覺得供過於求。於是把他多餘的感情,再一次地往外丟。

因為回收的習慣,她的家中沒有男人或禮物,但也因此沒有懷舊或丈夫。「這樣開心嗎?」我問。她點點頭說:「輕鬆自在,蠻好的。」

她喝完咖啡,起身走了。我隔著落地窗看她獨自坐上計程車,瀟灑,但也消瘦。擁有和回收的平衡在哪兒呢?看著窗外,我也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