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教育廳將績效工資與師德掛勾,引來不少爭議。其實不只是江蘇獨家嘗試,浙江、河南、湖南、陝西等地都有類似的規定。

教師績效考核新規甫一出台,之所以招來異議,源自不少人認為師德如何考量,迄今尚沒有一套嚴格的標準,又豈可拿來評定績效工資呢?當然,這其中不無道理。但是,師德考核雖然各地迥異,萬變不離其宗,其考核的內容無非就是依法執教、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等等。

應設計量化標準

首先,大可以根據《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中小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行為準則》、《中小學校績效考核師德評價標準》等制度和實施辦法,結合本地學校「師德」現狀,對考核指標進行分層、分類細化,設計量化標準,使抽象、模糊的標準變得具體、清晰。

其次,實行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的方法,充分發揮兩種考核方法的整體作用,可以使「師德」考核工作既易於操作,又科學、準確。同時,採用教師自評、學校考核領導小組評議、教師互評以及學生評價相結合,各種評價在考核中占不同權重的方法,對教師「師德」做出全面的評價。當然,前提是學校「師德」考核工作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對師德建設和考核要具備規範性文件。

教師變成瓷飯碗

應當看到,以績效工資來衡量教師的工資標準,意味著教育行業的「鐵飯碗」也許會慢慢變成「瓷飯碗」。此番改革,在傳統的「自上而下」政策制定模式的基礎上,應該要充分發揮公眾參與的作用。有句話說的好,有改革總比止步不前要好。將績效工資與師德掛勾,雖然要釐清的界限、要訂立的規定存在著不少操作難度,但筆者深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問題遲早會得以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