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瑪颱風行蹤飄忽不定,目前又轉向,讓之前因颱風災情慘重的菲律賓,災情更是雪上加霜。不過,莫拉克給我們上了最適切的一課,今天的馬尼拉,可能就是明天的台北,面對天災,可一點都僥倖不得。
台灣向來不乏天災,但是,我們過去還可以安慰自己,「唯一值得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期待不要因為恐慌而自亂陣腳,但隨著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出現,天災愈來愈常態化,因此,面臨每次的颱風,我們可能都要有如大敵當前。
這次,南部災區雖然未必直接受颱風影響,但是對於貫徹撤離措施,災民及政府可能都要有寧可矯枉過正的決心。
除了緊急撤離外,政府團隊更是不敢掉以輕心,不但對防災耳提面命,更是畫分好責任區,相關的重要首長都到可能的災情現場督軍,畢竟,防災如作戰,必須身先士卒,才能凸顯政府的決心。
但是,只有加強緊急應變措施是不夠的,政府必須趁著今年冬天風災的空窗期,貫徹防洪、治水措施,加強對危橋的整修,更要趁機落實國土規畫。不要在明年颱風季節時,讓今年莫拉克風災慘況,重新再上演一遍。
馬政府目前也許民調低迷,但是,只要能將這些事情做好,讓民眾免於恐懼,未必沒有谷底翻身的機會。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