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屆台灣三商名人賽在林文堂將綠夾克留在自家之下,可說圓滿落幕,球迷也看的意猶未盡,惟大家想再看到高水準的國際賽,必須再等1年。
昨天的決賽受到芭瑪颱風影響,刮風下雨,卻未澆熄球迷的熱情,仍有3、4千人到場觀戰,證明只要一流比賽一定有人看,只是,每當台灣三商名人賽落幕的同時,不禁讓人思索,過去「台灣三大賽」現在若還存該在有多好?起碼三商名人賽結束後,過幾天又有1場好戲看。
過去大家稱台灣公開賽、台灣PGA錦標賽與三商名人賽,是台灣高球3大賽,往年因集中在9月比賽,吸引亞洲各國好手前來朝聖的熱潮,但隨著經濟環境改變、人事變遷,有43年歷史的台灣公開賽,竟在中華高協主事者一句:「業餘協會無需舉辦職業賽」而停賽,另台灣PGA錦標賽也因規模大不如前,而將「台灣第1大賽」拱手讓給三商名人賽。
三商企業總裁翁肇喜與現任台灣PGA協會理事長謝玉樹,滿心期盼企業與政府得以全力協助恢復「台灣3大賽」,但甫於月前獲選中華高協新任理事長的許典雅卻說:「職業比賽花1、2千萬元打4天就沒了,把辦職業賽的錢拿去培訓青少年選手,說不定可以再訓練出一位曾雅妮。」看來「台灣3大賽」復賽遙遙無期。
本屆三商名人賽林文堂第1次穿綠夾克、排名前9位台灣選手包辦6人,表面上,本土選手還算爭氣,但就長遠發展而言,卻暴露後繼無人隱憂,因為像中國吳阿順等其他國家新人,都只有20多歲,而台灣目前有征戰國外巡迴賽經驗的最年輕選手,是30歲的呂偉智,其他20來歲的選手,很難在國際大賽與人拚輸贏。
林文堂有感而發的說:「希望阿鴻(胞弟林文鴻)與年輕一輩趕快上來接班,總不能老是靠我和呂文德這些老將在拚。」
事實上,年輕選手不乏努力、有潛力的人,但他們卻缺少像三商名人賽這樣一流比賽的磨練,以致不易踏上國際舞台。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