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廣東快速的開發,使得粵東發展已瀕臨飽和,往粵西開發成了未來發展的趨勢與重點。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表示,未來20幾年內,包括陽江、茂名和湛江3個城市的粵西地區將打造成一個成長快速、經濟總量大的廣東新經濟區。
大陸改革開放後首個粵西地區工作會議近日召開,汪洋在會議中指出,目前廣東正實行產業和勞動力的轉移,粵東人均土地面積只有粵西的一半,資源緊缺,開發空間相對較少,產業發展不能貪大。
粵北是廣東生態屏障和重要水源地,不適宜大規模工業開發,不能片面追求經濟總量和速度。
開發飽和的問題是廣東發展的一大困擾,由於粵東開發已到臨界點,粵北又為生態保育區不宜開發,粵西擁有許多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遂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
地理條件優厚
2001至2008年,粵西地區GDP和人均GDP年均分別成長11.6%和9.8%;08年分別達到2750億元人民幣和17973元,在全廣東省4大經濟板塊中排第2。
專家表示,粵西的1600多公里海岸線占全廣東省一半、大陸全國1/10,海域廣闊,深水良港眾多,海洋經濟條件得天獨厚。湛江港便是大陸與東南亞、歐洲、大洋洲、非洲海上行程最短的重要口岸。
推動環珠三角大戰略
而且,粵西土地面積是粵東的兩倍,陽江、茂名和湛江3個城市土地儲備豐富,開發潛力雄厚。
汪洋指出,相對於珠三角地區,東西兩翼如同一張白紙,地方政府要以大視野,加快推進「環珠三角」現代產業的建設步伐。
湛江市市委書記陳耀光表示,湛江將面臨更大的責任和新的發展任務,但湛江有信心、有實力成為粵西地區振興發展的火車頭,為促進全廣東區域協調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