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四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文壇巨擘大江健三郎,經歷台灣各界多次邀約,五日終於首度踏上台灣土地。大江一向譴責日本侵華罪行,他在抵台記者會一開場便說:「兩岸民眾和日本人之間沉重而痛苦的過去,是一種宿命。我非常清楚日本在戰時對中國人做過的事,因此要站在中國人面前,對我而言是一件可怕的事。從一九六○年第一次訪中到現在,很高興現在我和很多中國人能以朋友的角度互相交流。」

七十四歲的大江昨天下午抵達台灣,傍晚至中研院文哲所出席抵台記者會。滿頭白髮的他穿著灰色西裝,戴著招牌圓框眼鏡,面對所有問題應答如流。大江時而嚴肅、時而幽默,不時露出瞇眼笑容,以及抓頭髮、合掌等各種小動作,展現親和魅力。大江將參加六、七日在中研院文哲所舉辦的「國際視野中的大江健三郎文學」學術研討會。

大江曾七度訪問中國,卻是第一次造訪台灣。他解釋,如果自己對於台灣與亞洲的理解更多、「更有勇氣」的話,將會更早來台。「我曾想將台灣作為我的文學主題,但時間真的不夠,目前已有日本作家寫過台灣霧社事件等殖民地歷史的作品,我覺得很好。」

當記者會中日本《朝日新聞》問到他對中、台兩岸統一或獨立的看法,大江激動嚴厲地回答:「我這輩子最不該講的話,就是以日本人的身分,對兩岸未來怎麼走提出意見!」

雖然花了許多時間解釋政治問題,大江對華文文學表示關心,他說自己對這場會議使用「兩岸」這個詞彙深受感動。「我希望兩岸學者能在平等、獨立的狀態下討論文學,對在海外持續創作華文文學的作家,我也心懷尊敬和友情。」

他特別讚譽作家好友莫言、寫作《老井》、《紅色紀念碑》等書的大陸流亡作家鄭義,以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等,並肯定海外用各種語言寫作的華人作家,為當代華文文學打造出多元的面貌,「是我最受吸引的地方。」

(相關新聞刊A3、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