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昨天談到他在文學創作上的養成與建構時表示:「我在文學上的出發點,是少年時期讀過的魯迅、馬克吐溫、拉格洛芙(Selma Lagerlof)。」多年來他也透過進行日文翻譯和外語閱讀,接觸許多外文文學,以此建構自己的日文文體,並向近現代日本作家學習,「這些種種至今仍在持續。」
今天登場的大江研討會第一天,將以大江、中國作家莫言與台灣作家朱天文的座談開場。大江笑稱很高興能與女性作家面對面座談,並表示他已讀過許多台灣優秀作家的作品,尤其對李昂大為讚賞,他推崇李昂與大陸作家鐵凝,是「兩位以不同面貌書寫女性作品、最重要的華人女作家」。
首度訪台 與女性作家暢談
鐵凝生於一九五七年,現居石家莊,七○年代她在河北博野農村插隊期間,發表了處女作《會飛的鐮刀》,二○○六年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她的父親則是著名畫家鐵揚。
大江謙虛地說,對於自己被選為研討會的主題作家其實沒什麼自信,還幽默加上一句:「我想如果我是村上春樹的話,不知會以怎樣輕鬆的心情,站在這兒接受各位的歡迎。」他也強調自己會在會議中接受任何嚴厲批判,「不會受傷和軟弱。」
寫戰爭傷痕 展現深沉省思
戰爭的傷痕始終是大江文學一貫的主題。他長年反思日本軍國主義,曾在文中回溯過去:「天皇萬歲這個象徵性的話語,我在人生最初十年裡也曾琅琅上口,至今是否仍在我的內心深處具有控制力?五十年來我以語言作為事業的重心,如今在恐怕會是我最後的小說中,嘗試對此作一個檢驗。」
每次創作 都視為最後一次
大江昨天談到,二○○七年新作《優美的安娜貝爾‧李 寒徹戰慄早逝去》,表現的就是抵抗強權的民眾精神,而他也剛完成最新長篇小說《水死》,並如同往常宣稱這是「最後一部小說」:「我每次都是以這樣的心情寫作。」
大江身為國際級作家,與薩伊德、葛拉斯、昆德拉、馬奎斯等多位世界文壇大師維持深厚交誼。近年他頻繁造訪大陸,也與大陸作家莫言結為好友,並公開稱讚「莫言是當前中國作家中,最有實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選」。
莫言表示:「大江是我的老朋友,我最佩服他作品中的人道主義精神、國際性視野、豐富的學識,強調文學介入社會。他深厚的作品,也為日本文學的私小說傳統改頭換面。」而莫言眼中的大江,則是個拘謹、有禮、善良的人。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