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軍情局長葛廣明去職,如果只是遭檢控一筆十六萬元情報經費運用問題,那還真是被整;一個軍情局長如果有心使壞,能搬的錢,會是一筆大的數字,十六萬,連零頭都算不上。以軍情局外圍組織上海印刷廠賣地為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如果真有人心一橫,就能立刻讓四億五千萬元變不見。

一位卸任多年的情治首長說,如果存心不良,情治單位的錢有太多機會可以「暗槓」。這位兩周前才與葛廣明晤面的退休首長說,葛見他時,還談很多情報工作的抱負與想法,很難想像他會動念拿這十六萬?這起檢控案,是年初葛廣明與副局長劉本善大鬥法時的「副產品」,距今已有一段時間。葛廣明的同事質疑,這筆錢是其妻去年兩次陪同出國掩護的公務支出;檢控既有一段時間,若屬實,按理國防部早該查個水落石出,怎會任其發酵醞釀,直至調職前才出手?葛廣明與劉本善的內鬥,葛太衝動,沒有「實力」就急著想扳倒副手,結果是自己敗下陣來;劉本善雖說保住副局長位子,但也是內傷,雙方沒有贏家。

葛廣明因為劉本善擅自裁斷公務且未知會,把葛矇在鼓裡,這是犯大忌,葛遂讓劉停職一個月接受調查,甚至認為劉私下帶機密文件回家,該送法辦。最後,國防部並沒有站在葛的這邊,只給劉記過處分,還讓其復職。

現在,葛廣明去職,算是對決有了結果。看來,軍情局裡還有人補上「暗槍」,即便人走了,繼續補上幾腳。此刻國防部正調查葛廣明十六萬情報經費運用情形,是非曲折有待公奪,然而,軍情局內部情報績效獎金運用「陋規」,國防部亦該併案調查,藉此好好整頓情報風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