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昨天(5日)表示,陸委會已有進行兩岸政治對話的研究,但沒有時間表;目前兩岸關係進展,是以馬總統提出的先經濟、後政治,先急後緩、先易後難為原則。
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關係漸趨緩和,經貿往來逐步的加強,輿論認為兩岸政治對話有望重啟。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在8月上旬接受《旺報》專訪時曾強調,兩岸關係已走上正軌,協商先易後難也符合常理,但兩岸討論政治議題是免不掉的,一定要面對。
建立民眾信心很重要
對此,賴幸媛昨日上午在政治大學舉辦的「中共建政60年之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表示,兩岸之間很難的問題,拖好幾年都解決不了,先把能解決的問題解決,有了好的結果,老百姓才會支持,才會對政府有信心,這個邏輯十分重要。不過賴幸媛強調,陸委會雖已研究兩岸進行政治對話,但沒有時間表。
賴幸媛指出,陸委會對兩岸政治對話研究是與時俱進的,任何政策都要看環境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現在兩岸協商及兩岸關係的進展,還是以馬總統提出的「先經濟、後政治」,「先急後緩、先易後難」為原則。
互信不易兩岸應珍惜
賴幸媛說,兩岸之間建立互信非常重要,互信建立雖然不容易,但過去16個月兩岸的確逐步在建立互信,但因為兩岸長期隔閡和不同的制度,要破壞互信也很容易,所以兩岸應該珍惜一步一腳印的成果。
這場研討會是由政治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和陸委會共同舉辦,就兩岸動態及大陸的政治、社會、區域發展等議題,進行探討與分析。
與會學者有維吉尼亞大學教授Brantly Womack、馬里蘭大學副教授Scott L. Kastner、霍巴特和威廉史密斯學院副教授Darrin Magee、芝加哥大學教授趙鼎新、田納西大學教授鍾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副教授邢幼田等國際知名的中國問題專家與多名台灣學者。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