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廣東省開放零售等29個行業供台灣人申請個體戶。台企聯總會長張漢文昨日指出,這對台灣人赴大陸發展服務業提供了很大的空間,同時也不會再發生台商借人頭的糾紛。未來台企聯將向大陸爭取再進一步開放上海、北京等大城市。

除了原有在廣東借人頭開店的台灣業者,估計數千家可以就地合法外,目前許多台商都有意從外銷轉內銷,這項新措施,也讓不少已在大陸發展的台商和中小企業躍躍欲試。

《香港文匯報》報導,廣東省工商局和省台辦8月31日聯合發布「關於允許台灣居民在我省申辦個體工商戶的通知」,未來台灣居民在廣東省申請設立個體工商戶,無需經過外資主管部門審批,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登記。

這項新開放政策,將准許台灣居民個體工商戶從事包括零售業、餐飲業、理髮及美容保健服務、個體診所等29個行業,其中批發業僅限紡織品、服裝、日用品、文具用品、體育用品和其他文化用品。除了種植和養殖等特殊行業外,其餘經營場所面積不超過300平方公尺,從業人員不超過8人。

熬出頭 廣東台商欣慰

目前福建和廈門已開放台灣個體戶。廣州台商協會會長程豐原表示,廣東有兩萬多家台商,可是卻比廈門和福建晚開放兩三年,現在總算等到了。單在廣州就有數百台灣個體戶借人頭,開設珠寶、茶葉、布匹、花卉等個人零售業,他們可望就地合法。預期未來可吸引更多的台商加入零售業。

東莞台商會長葉春榮欣慰地表示,這是該協會爭取很多年才達成的結果。因為法令不開放,地下台商很多,借人頭開店不僅容易發生財產糾紛,還有不少的個案因此生命遭受危險。他預料已在大陸發展的中小企業會很有興趣展店。因為他們本來就了解大陸市場,而且個人零售業的資金成本不高。不過目前還要等相關的登記管理辦法等細則出來。

中小企業也能做零售

台企聯總會長張漢文指出,目前大陸對台灣個體戶的開放措施還是有所限制。但至少以前中小企業不方便去做零售業,現在都有機會去做了。而且對想去大陸發展事業的台灣人,有了更多第三產業發展的機會,是不錯的切入點。

張漢文指出,下一步要爭取上海和北京等大都市的台灣個體戶開放,因為這樣可嘉惠更多的台灣人。上海台商會長李茂盛指出,現在個別的台商到上海發展的很多,幾乎什麼行業都做。如果上海開放的話,預期會有更多的人到大陸去做生意,因為上海離台灣很近,而且各種行業都可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