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十一」黃金周洶湧的人流,為交通、酒店、景區、市場帶來豐厚的收入。黃金周讓假日經濟逐漸成型,成為擴大內需的一股力量。

香港《文匯報》昨天報導,「十一」長假,1日僅鐵路方面就發送旅客近700萬人次,同比增長超過五成一;2日雖小幅下降,也超過550萬人次。爆增的人流等於錢流,帶給相關行業豐厚收入,「黃金周裡有黃金」成業界教戰守則。

北京旅遊局初步調查,今年長假,近半北京市民有出遊意願,其中前往市郊、周邊城市旅遊的民眾居多。由於乘坐京津城際高鐵,半小時就從北京來到天津,因此,北京人前往天津逛新風景、吃海鮮、購物消費的比往年都多;而天津人到北京吃烤鴨、逛皇城根的也不少。京津兩地市民互遊、旅遊市場互動已成為今年國慶黃金周的最大亮點。

京津市民互遊 消費大增

據調查統計,黃金周前3天,兩市互動遊客總數達50餘萬人次。

上海浦江邊檢站表示,長假期間,上海國際客運中心「經典號」郵輪客流猛增,從平時每出境艘次約1,200餘人次,增加到1,600餘人次,增幅達30%。據邊檢機關介紹,這顯示了上海郵輪旅遊市場的巨大潛力。這些旅客中,超過80%是中國公民舉家出遊,此外還有少量港澳旅客。

湖北省假日辦表示,該省遊船和溫泉被瘋搶,8天長假入住率普遍在80%以上,特別是大部分溫泉已無房可訂。從目前的預訂情況來看,部分遊船的負載率已接近90%。假期內將完成接待量2300人,比去年同期增長64%。而溫泉休閒度假旅遊成為新時尚,應城湯池溫泉、赤壁龍佑溫泉、隨州玉龍溫泉、嘉魚山湖溫泉受到假期旅遊市場的熱捧。

溫泉度假旅遊成新時尚

西安近郊「農家樂」(民宿)幾人滿為患。據在上王村經營農家樂的劉志樂表示,與往年的國慶長假相比,今年遊客特別多,從9月28日開始,一家人每天都忙得不亦樂乎。

據大陸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3日,全國千家重點零售企業實現銷售額14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 家電、金銀珠寶、秋冬服裝、主副食品、汽車等呈現旺銷態勢。其中北京蘇寧電器2日銷售額同比增長91.7%,上海蘇寧電器前3天的銷售額相對於平時一個月的規模。兩地的黃金銷售也是激增,不愧是「黃金周裡有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