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溫州炒房團發威,不僅在中國各地狂買房,也到美國抄底買房。但現在溫州民眾卻面臨窘境,就是買不起溫州市的房子。因為今年1-8月溫州房價漲幅已經居於全中國第一。

根據溫州有關部門9月初公布的資料,8月份溫州市區新房均價已達每平方米2萬6,703元人民幣(下同),逼近同一時期的上海市中心的新房均價,房價之高已在全中國遙遙領先。

今年年初時,溫州市區新房均價還只是每平方米1萬5,477元,八個月後飆升73%,溫州房價飆漲可以用「瘋狂」兩字來形容。值得注意的是,房價飆升的主要推手,並不是溫州經濟的快速復蘇。今年上半年,溫州GDP增速僅為4.5%,在浙江省內倒數第二,遠低於同期全國水準。

令人擔憂的是,溫州許多地產專案的開發資金來源是民間借貸。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的統計,到2008年年底,溫州民間借貸的規模達600億元。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資金可能已流入房地產開發。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長周德文表示,溫州樓市敲響警鐘的時候到了。

最近七個月,溫州房價幾乎是節節攀升,每月每平方米平均要上漲1,000至2,000元。溫州房價八個月內漲幅達73%,這樣的漲幅已遠超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和周邊城市。

市場分析,溫州房地產市場70%是投資或投機需求拉動的,真正自住的只有30%。而全國許多城市恰好相反,基本上70%自住、30%投資。

例如像長沙這樣的城市,投資需求的比率可能還不到20%。周德文表示,正是溫州房地產市場這種特點,導致了溫州樓市漲幅遠超別的城市,但風險積聚也遠超其他城市。

周德文認為,溫州樓市有泡沫化危機,且已經非常嚴重。儘管溫州住房有投資價值,但終歸是要有人住,不過溫州外來的白領上班族很少,溫州房屋的空置率極高,房屋出租100年都很難收回成本,這樣的房價上漲是很不健康。

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開發的主力地產商,大多是上市公司或央企,他們的融資成本多數在8%以內,有的甚至在5%以內;而溫州市場上絕大多數房地產企業都是本地企業,開發商很少有上市公司。這些企業融資的綜合成本在10%至15%。

溫州市有關部門顯然也意識到溫州樓市的潛在風險,因此,從9月起,溫州與房地產相關的信貸政策已明顯收緊。溫州已開始清理與民間金融關係十分密切的擔保機構。正是看到了溫州樓市的潛在風險,周德文認為,為了溫州經濟與社會的穩定,現在該是為溫州房降溫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