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規模最大的書展法蘭克福書展即將在十月十四日登場,今年法蘭克福書展首度選定中國作書展主題國,使得連續參加法蘭克福書展廿年的台灣館名稱因大陸的意見有所改變。往年參加書展我方展館以「台灣館」(Taiwan)為名,今年必須改為「台灣出版人館」(

Taiwan Publishers)。

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承辦單位、台北書展基金會董事長林載爵坦言,名稱問題的確受到大陸意見干涉,這是經過兩個多月與大陸、法蘭克福書展協商的結果。過去台灣館自行印製的參觀手冊上,便都以「Taiwan Publishers」為名,這次徵詢過台灣各出版人與相關單位,大家表示可接受使用這個名稱。

林載爵昨天正式發表兩點聲明,第一是我們確定以「Taiwan」台灣名義參加,也會延續自二○○六年來的參展原則,在書展展覽手冊上以「Taiwan」之名列在T字母下。第二點聲明談到今年唯一的更動,是台灣的各參展攤位展館上頭懸掛的招牌,由往年的「台灣館」(Taiwan)改為「台灣出版人館」(Taiwan Publishers)。

他進一步解釋,法蘭克福書展定位為商展,並不強調「國家」,因此許多參展國原本就不以國家名義,而是以如「泰國綜合館」(Tailand Collective Stand)等名義參展,所以整體而言「可以接受」。

面對「中國館」蓄勢待發的文化宣傳攻勢,台灣方面也精心籌畫,期待能在這波華文風潮中,凸顯台灣多元的出版和文化面貌。因此,今年台灣館首度印製德文版的《台灣現代詩選集》及《台灣當代小說選集》。

其中,《台灣現代詩選集》由德國德勒斯登詩刊雜誌總編輯席拉夫(Volker Sielaff)編審,精選周夢蝶、余光中、洛夫、商禽、鄭愁予、夏宇、鴻鴻、席慕容等十二位詩人的廿首作品。

《台灣當代小說選集》則邀請葛拉斯專屬編輯、柏林自由大學教授Dieter Stolz編審,摘錄張大春、朱天文、駱以軍、鍾文音、郝譽翔、伊格言、成英姝、胡淑雯等八位作家作品。

台灣方面這次將推出包括楊照、龍應台、張大春、王德威、陳玉慧等五位作家學者,再書展現場就台灣文學、族群、漢字文化等面向舉辦演講座談。

除了在國際展區的展館,台灣今年首度在童漫展區另外設童漫館,包括幾米、陳致元、張又然、李瑾倫、蔡志忠、朱德庸、敖幼祥等童書及漫畫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