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吳清基上任後表示,未來「不只北北基可自辦基測,各地方政府也可自辦基測」,他同時表示不會強行在全國推動台北市的「一綱一本」。由吳部長談話可見他發言極為審慎,避免造成阻力。但目前看來,國中基測、「一綱一本」與「一綱多本」爭議依然存在,一時難解套。筆者認為,善用網路科技可能是解決這個爭議的最好辦法。
基本上,主張「一綱一本」的人主要認為不管市面上有多少本教科書,實務上學生還是只用一本教科書,政府為學生選擇一本共同教科書可減輕學生「多本」課業壓力,也可減少家長經濟負擔,同時達成學生公平受教權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可以解決不同年級與不同學校間因不同版本教科書所造成的銜接困難問題,也可以解決書商的促銷困擾。
另一方面,主張「一綱多本」的人認為,教科書多元化符合國民教育法第八條的立法目的,開放教師選擇教科書係教師專業自主的表現,也可以促進學生的多元學習,更重要的是避免教科書淪為為少屬人所操縱,成為執政者意識形態的掌控工具。一綱多本更可以促進書商良性競爭,出版更多優良教科書。
兩造各自言之成理的爭議,看似無解,吳部長未來更可能兩邊不討好,自我陷入爭議漩渦之中。事實上,由吳部長上任後的發言就可看到已經有「故意閃避」或些微「左支右絀」的情況。
「一綱一本」與「一綱多本」爭議的真正解套方式是推動「一綱網路本」(簡稱「一綱網本」)的教科書政策,「一綱」仍然是教育部頒布的「課程綱要」,「網本」是採行免費、無版權、自由、公開的網路教科書編篡與下載政策,徹底解決多年爭端。目前南非中小學教科書就是採取此一政策。
簡單來說,「一綱網本」就是將中小學教科書當「公共財」,不屬任何書商權利,採行「維基百科全書」(Wikipedia)作法,開放一般民眾自由編修教科書,初期教育部可召集一群優良教師與學者專家依各級學校「課程綱要」編輯一本網路標準版教科書,然後歡迎全體教師自由上網編修(全體教師才是編輯教科書的真正主人),教科書內容涉及版權問題者另組小組解決。
另外也可採行一版「網路標準本」(無法編修),另有一版「網路自由本」(開放教師或民眾編修),「網路標準本」是正式教科書,「網路自由本」是新版「網路標準本」的試用版。另外,相關配套教材與教具,也以網路製作為主,實體教具則提供網路藍圖,歡迎使用者自由製作,或委製。「網路標準本」也歡迎書商自由印製紙本販售。
「一綱網本」的教科書版權歸全民所有,學生與家長可以自由下載,屬免費、無版權、自由使用的公共資源。如此更可以一舉解決目前的城鄉與貧富差距問題,更重要的,網路版教科書是真正符應「電子書包」、「電子書」來臨與真正多媒體、零時空限制的數位化學習需求。教師上課時只要使用教室中的單槍投影機,就可以直接呈現教材。在全世界各地都可上網自由學習。至於如國民教育法第八條之二第二項的立法限制是落伍規定,應早日刪除,其他適法性問題可以請立法院一併研訂。目前最棘手的可能是書商及其外圍勢力的抵制了,這方面可能要靠吳部長的智慧了。
台灣是資訊科技大國,軟硬體人才濟濟,資訊化的中小學教科書理應領先世界各國。採行「一綱網本」簡單可行,也能使教科書維持即時性與新穎性,增進學生學習動機。基本上,「一綱網本」是當前最具創意、最可行、最環保、最符合公平正義的教科書政策。
(作者為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教授兼學務長)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