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尚且知道疏濬,水利署治水卻用防堵的方法」,高雄縣長楊秋興再三向中央反映,籲請緊急清疏河床淤積土石,卻未獲得正面的回應,甚至慈濟興建的永久屋需要開路舖設用砂石,也被要求付費,讓楊秋興感到相當不滿、無奈。
楊秋興多次提及,也當面向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反映,高屏溪、荖濃溪、旗山溪河床土石大幅墊高,即使沒有新的淤積,若以現在疏濬方式要五十六年才疏得完,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由於反映一直未獲得正面回應,更未見中央有疏濬動作,讓楊秋興感到十分無奈,昨天在縣府主管會報大發牢騷。
楊秋興說,防洪治水必須疏濬,古時候大禹就是這樣治水,挖低河床把水流導向河床中央,現在水利單位治水卻用防堵方法,堤防越建越高,村莊位置越來越低,水流不出去,只好抽水站越做越多。
他還以二仁溪為例,怎麼都想不到二仁溪不疏濬,卻加高堤防,結果河床墊高了,橋太低了,最後必須把橋墊高,哪有這種水利疏濬法?
楊秋興透露,慈濟興建永久屋需要開路舖設用砂石,第七河川局卻要求付費,既是重建工程所需,又能減少河川淤積,政府不應收費。
縣府水利處指出,七河局目前建造護岸亦是就近運用河川砂石,僅規定詳示目的、數量、範圍申請使用,不知為何傳出要收費?
經縣府協調,七河局同意出具行政命令,針對興建永久屋等特殊狀況,不必繳納砂石費用。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