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監局網站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大陸民眾不買保險的最大原因是不信任--不信任保險公司,也不信任保險代理人,而台灣的投保結構分析則顯示,未投保的民眾主要是認為保費太貴或經濟能力不足。另外,大陸由於社會保障機制不完善,民眾購買商業保險注重保障醫療及養老,而台灣則因健保等社會保障制度較為健全,民眾一向偏重儲蓄型險種,近年來投資型保單更成為第1大險種,兩岸民眾偏好的險種也有著較大的差別。
大陸民眾在購買壽險時偏好重大疾病保險,大陸一項「最受歡迎的壽險險種」評選,上榜的10個險種其中僅重大疾病保險就占4成。近年來重大疾病的發生率以及治療費用呈上升趨勢是大陸民眾對疾病保險需求旺盛的主要原因。
大陸一、二線城市住院平均費用可達到5000元人民幣以上,若患上重大疾病,1年的醫療費可高達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龐大的醫療費用對個人及家庭造成巨大經濟壓力,在醫療費的沉重壓力下,許多人都開始意識到買商業健康保險的重要性。因此,對最常見的10大類疾病提供充足的保障,以及將高發性病種也列入保障的險種,自然而然深受大陸消費者青睞。
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網站資料顯示,台灣壽險市場在1993年至2000年主力商品是重大疾病保險和終身型健康保險,顯見當時國人亦重視健康險,但從2001年開始市場主力商品就轉變為投資型及利率變動型保險。
投資型保單買氣旺
近2年來投資型保單買氣更是不斷衝高,今年前9月已成為新契約保費市占率46%以上的第1大險種。
目前國人平均保額不到80萬元新台幣,但投資型保單的平均保額約在150萬到170萬元左右,比傳統保單約高出2倍,對於向來重儲蓄卻輕保障的國人來說,買投資型保單更有其必要性。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