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漢陽古琴台,彷彿聽聞伯牙彈琴、子期在旁相和擊掌,兩位好友譜出千古樂章。
歸元禪寺」位於漢陽翠微峰下的翠微路西側,與「古琴台」比鄰而居;它與寶通寺、溪蓮寺、正覺寺合稱「武漢四大叢林」。
歸元寺 羅漢惟妙惟肖
歸元寺最著名的是北院的藏經樓,這是一座五開間樓閣式建築。收藏有許多佛教文物,除了清代《龍藏》、宋代影印本《磧砂藏》、清末民初上海印行的《頻伽藏》三部藏經之外,還有佛像、法器、石雕、書畫碑帖及外文典籍。
藏經樓旁邊的「大士閣」牆上有一座線雕石刻畫的觀世音菩薩,這座石刻畫是以浙江普陀山上,唐朝大畫家閻立本「觀世音菩薩線刻畫石碑」的拓片為藍本重刻。今天普陀山的真跡已經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被毀了,歸元寺裡這一座就更顯珍貴。
南院主要是著名的「羅漢堂」,歸元寺羅漢堂是中國極少數擁有五百尊羅漢雕塑的羅漢堂,大多數寺廟的羅漢堂只塑有十八羅漢或十六羅漢,這五百尊羅漢是以南嶽衡山「祝聖寺」的五百羅漢石刻拓本為依據。
堂上羅漢有的盤腿端坐、有的臥石看天,有的研讀佛經;有的勇武,有的溫和,有的天真憨厚,有的飽經滄桑,個個惟妙惟肖。遊客來到歸元寺,總要到羅漢堂去數羅漢,任意挑一位羅漢開始,順著數到自己的年齡,最後落點的這一尊羅漢,便代表著自己一年的運程。
古琴台 伯牙子期相知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善於鼓琴的大臣俞伯牙。有一次伯牙受楚王派遣出差,乘船沿江而下,途經漢陽時突遇狂風暴雨,便停船於龜山腳下暫避風浪。
不久雨過天晴,附近景色清新,令人心曠神怡,伯牙一時興起,便鼓琴詠志。撫琴一會兒弦竟然斷了,伯牙知道有人偷偷在一旁聆聽,便請這個人出來相見,這個人就是樵夫鍾子期。
伯牙調好琴,沉思片刻,在撫琴一首,鍾子期稱讚道:「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撫琴一首,子期又稱讚:「美哉!蕩蕩乎意在流水。」伯牙喜遇知音,便與鍾子期結為摯友,約好來年再會。第二年,伯牙依約來到同一個地點等待子期,不料子期不幸病故。伯牙悲痛萬分,在子期墓前撫琴演奏一曲「高山流水」。一曲奏畢,扯斷琴弦,摔碎琴身,此後永不撫琴。
這個讓世世代代文人雅士稱頌流傳、心嚮往之的故事,就發生在今天漢陽的「古琴台」。「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於漢陽龜山西麓,是武漢文化內涵豐富的著名音樂文化古蹟,也是湖北省、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漢陽旅遊資訊
歸元寺
地址:武漢市漢陽區翠微橫路20號
開放時間:8:00~17:00
門票價格:10元人民幣
交通:45路、707路、旅遊專線1路,歸元寺站
古琴台
地址:武漢市漢陽區漢陽琴台路10號
門票:15元人民幣
交通:5路、6路、13路、42路、524路、
市內旅遊專線1路,古琴台站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