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周邊有數不盡的故事傳說和楚國寶物,省博物館裡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句踐劍,都是遊人不可錯過的國寶。

武漢市東邊有一大片寬廣遼闊的水域,這片遠古時期「雲夢大澤」淤積之後留下的遺跡,今天已經開發成武漢市著名的「東湖生態風景旅遊區」。面積82平方公里的東湖生態風景旅遊區,水域面積占33平方公里,風光秀麗、碧波盪漾,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

東湖 梅樹荷花相映

澤山俊秀、岸線曲折的東湖目前已經開放聽濤、磨山、吹笛、落雁四大景區,島嶼星羅棋布,磨山、楓多山、吹笛山等34座山峰綿延環繞。根據調查統計,東湖生態風景旅遊區擁有雪松、水杉、樟樹等各種樹木共390多種、300多萬株;更栽培了梅花、荷花、桂花等十幾種觀賞植物。

磨山景區設置有面積800餘畝的梅園,培育300多個不同品種、近萬株梅樹,是中國第一大梅園。磨山也是荷花品種資源基地,保存450多個荷花品種,睡蓮及其他水生植物近40個品種。湖中有兩座小島與九曲橋、芙蓉橋。每逢盛夏,池中粉荷映日,白荷帶雨,青盤滾珠,涼風習習、清香遠溢。

楚城 戰國城門風格

來到東湖磨山景區,你一定不會錯過「楚城」,因為楚城正是東湖磨山楚文化遊覽區的大門。

這座城門包括陸門、城樓、水門、烽火台以及部份城牆等建築。整個楚城的設計是依據湖北荊州北邊的楚國都城──「郢都」遺址,以及河南方城、葉縣一帶「楚長城」遺址的考古發現而修建,設計古樸典雅,呈現出戰國時期的城門風格,與常見的明清城門迥然不同。

楚城並且按照「郢都」遺址的考古發現,建了一座水門。因為楚國位於南方,按戰國時期的五行思想,南方屬火、火為紅色,因此楚國尚紅,整座城門與城牆都採用湖北大冶的紅砂石修建,以符合歷史面貌。

旅遊旺季時楚城前面的廣場每天上午九點半、下午兩點,都有「開城迎賓儀式」,以及歌舞「盤鼓」、「丹鳳朝陽」、編鐘樂舞「春江花月夜」等演出。

楚市 楚國風韻處處

穿過楚城中門,就算是到了楚國,往前走不遠,右側有個造型特別的牌樓,上面寫著「楚市」,沿著牌樓往前走,是一條70公尺左右,古色古香的的市井街道。

街道兩側的建築以戰國時期楚國建築為藍本,採用楚國漆器常見的紅、黑、黃三色為基調,地板墊高的吊腳樓、房屋四周的迴廊,和屋頂上的脊飾頗有楚國風韻。

楚市由西牌坊、東華表、街道組成,「楚市」二字臨摹自戰國時期的楚國竹簡。街道曲折蜿蜒,營造出楚國市井的特色風貌。街道兩邊散布著餐廳、攝影,以及編鐘、漆器、奇石、刺繡等當地特色的手工藝商舖。

(文轉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