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周邊有數不盡的故事傳說和楚國寶物,省博物館裡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句踐劍,都是遊人不可錯過的國寶。

(文接B8)

楚才園 楚文化精華

「楚才園」的名字來自《左傳》裡的一句話「惟楚有材,晉實用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戰國時期,只有楚國擁有大量人才,而這些人才大多都在晉國任官。

楚才園大門是一座模仿編鐘形式的建築,鐘身上鑄造的四個字就是「惟楚有才」。

楚才園是楚文化遊覽區的精華。園內以刻石、鑄鐵、鑄銅製作圓鑄塑像33尊,平均高度5公尺,還有總長252公尺的25組浮雕,宛如一幅歷史畫卷;從西周時鬻熊定都丹陽開始,包括天文學家甘德、名相孫叔敖、吳起變法等文人名士、王侯將相、歷史事件,表現出楚國的名人、重大事件和重大成就。

楚才園的雕塑之中以一組莊王出征的銅馬像為經典之作,這座銅像共用銅6.5噸製成,反映楚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君王、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御駕親征時的場景。

楚才園以精美的雕塑藝術和磅礡的氣勢而獨具風格,自成體系,堪稱東湖楚文化展示的經典之作。遊客可以從中品味楚文化博大精深的豐富內涵。

省博物館 文物寶庫

籌建於1953年的湖北省博物館就在東湖風景區的西邊,是湖北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

在湖北省博物館的收藏品之中,最引人注目的非國之瑰寶「曾侯乙編鐘」莫屬。這一套鑄造於戰國初期的青銅樂器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墓中發現了數量龐大的樂器隨葬品,其中最為輝煌的就是這座龐大的樂器組合──「編鐘」。

曾侯乙編鐘共65枚,其中一枚是戰國時楚惠王贈送的「鎛」。整套編鐘全部都是青銅鑄造,製作非常精美,每件鐘體上都鐫刻有錯金篆體銘文,銘文內容是關於五聲音階名與八個變化音名,曾國與晉、楚等國律名的對應關係等等,是研究我國古代樂律極為寶貴的資料。

除了曾侯乙編鐘之外,「越王句踐劍」也是遊客一定會參觀的國之重寶。1965年,湖北望山楚墓群中出土的青銅劍,經由劍身八個鳥篆銘文「越王句踐,自作用劍」,證實這把青銅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句踐劍」。

根據古籍記載,越王句踐劍正是戰國鑄劍大師歐冶子的傑作。讓人驚奇的是,這把青銅寶劍穿越了兩千多年時空,但劍身幾乎不見鏽斑。關於越王句踐劍的鑄造技術,劍身花紋與銘文的製作工藝,劍身與劍鋒分別的合金成分比例等等,都仍然是未解之謎。

東湖周邊旅遊景點

東湖

門票:聽濤景區免費,磨山景區40元人民幣(下同)/人,

落雁景區10元/人,馬鞍山城市森林保護區10元/人

交通:14路、36路、401路、402路、411路、413路、515路、

605路、701路、712路、578路、573路、537路、

電1專線、8路電車,東湖站

湖北省博物館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東湖路156號

參觀時間:9:00~17:00(15:00停止入場),

星期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交通:乘14、108、402、411、552、578、709路

公共汽車,省博物館站

票價:免費,但每半個小時放500人入場,

每天限制參觀人數為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