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漢口的沿江大道、江漢路步行街、漢正街,依稀可以想見當年鼎盛時期的風采。
100多年前,漢口的沿江大道一帶只是一片荒地,隨著漢口航運的發展、漢口開埠,以及租界的形成,這一帶成為外國洋行聚集之地;沿江一線的2800多畝土地上,依次排列著英、俄、法、德、日五國租界,占當時漢口市區的五分之二,擁有大大小小114家洋行以及250家左右的商號。
沿江大道 歐式建築迤邐
今天租界已經不復存在,但是當年盤據在這裡的外國銀行、洋行、保險公司卻留下了許多傑出、精美的歐式建築,成為今天沿江大道最寶貴的觀光資源。除了精美的建築之外,全國四大港口之一的「武漢港」就在沿江大道旁邊,港口船舶雲集,水陸運輸十分繁忙。
沿江大道與江漢路步行街的交會處有一棟文藝復興風格的高大建築,這就是落成於1924年的「江漢關」大樓。高聳的鐘樓四面裝有直徑4公尺的時鐘,按時敲鐘報時,是漢口的地標。除了江漢關之外,沿著沿江大道一路上還有許多頗值得一觀的經典建築,包括日據時期的台灣銀行漢口分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日本橫濱正金銀行、英國匯豐銀行等。當夜幕降臨,這些充滿異國情調的大樓亮起了精心布置的照明燈之後,更是將沿江大道粧點得一片金碧輝煌,依稀可以想見當年鼎盛時期的風采。
江漢路步行街 華洋分界
江漢路位於漢口的中心,南起沿江大道,貫通中山大道、京漢大道,北到解放大道,這段1600公尺長的道路,正是武漢著名的百年商業老街。
江漢路靠近沿江大道這一頭曾經是清末英租界裡的「洋街」,清朝末年,隨著租界商業、航運和貿易的發展,此一段江漢路裡興建了不少外國銀行、洋行大樓,街道也拓寬到12公尺,稱為太平街。
歷史上的江漢路曾經是華人與洋人的分界線。江漢路西面的花樓街、黃陂街以及鄰近的大興路一帶是華人開設的店鋪;臨著江漢路的一面則是洋人開設的銀行、公司和商店。江漢路擁有風格各異的建築、齊全的休閒設施,為步行街營造良好的休閒觀光氣氛,走進江漢路有如走進「巨型露天購物中心」。
漢正老街 華中集散市場
漢正街是漢口最古老的街道之一,早在明朝萬曆年間,漢正街就已經形成市鎮,這裏沿江從西至東,出現了宗三廟、楊家河、武聖廟、老官廟和集家嘴等眾多小型碼頭。因為水上交通便利,沿街的店鋪商號日漸增多,貿易頻繁。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間,商業發展到鼎盛時期。
近百年來,漢正街一直是老漢口鎮的商業精華區。今天的漢正街,雖然不復傳統面貌,卻仍然是武漢活絡的商業中心,也是華中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市場。占地2.56平方公里的漢正街地區,已經建成了服裝、皮具箱包、家用電器、鞋類、陶瓷、布匹、小百貨、塑膠、工藝品、副食品等10個大型專業市場,是個相當方便的購物地區。
漢口旅遊資訊
江漢路步行街
交通:1、7、24路公共汽車
電車2路,江漢路站
漢正街
交通:507、579路
公共汽車,漢正街站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