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皮 外脆內軟火功正
豆皮是武漢最普遍的傳統早餐,豆皮用綠豆、大米磨成粉漿,攤成薄皮,然後再攤上雞蛋,鋪上糯米、肉丁等配料製成。豆皮製作要求「皮薄、漿清、火功正」,煎出的豆皮外脆內軟、油而不膩。
熱乾麵 武漢早點之最
武漢的「熱乾麵」也是是武漢「早點之最」,它用的是鹼水麵,先放到開水裏燙到七分熟,撈起瀝乾,然後用香麻油拌好之後均勻攤開。吃的時候將麵條放在漏杓中入水燙熟,去水之後倒進碗中,再加上醬蘿蔔丁、麻油、醬油、醋、芝麻醬、蔥花拌勻。
麵窩 大米黃豆磨成漿
「麵窩」,是武漢地區常見的特色早餐,一般來說,熱乾麵攤、豆皮攤、麵窩攤總是比鄰而居。雖然名為「麵窩」,卻不是用麵粉做成,而是將大米和黃豆按一定比例泡磨成漿,舀進一種中央高四周低的特製鐵杓裡,灑上黑芝麻,放到油鍋裡炸製而成,炸好後麵窩成環型,兩面金黃。
糊湯粉 熱辣米粉耐饑
糊湯粉的「粉」只是普通的米粉,但是它的特色卻是在「糊湯」上。「糊湯」是用鮮鯽魚熬的湯,必須經過徹夜熬煮,把整條魚熬得骨化肉碎,然後加入大量胡椒,因為顧客大多數是在碼頭上做搬運工的苦力,為了耐飢,再加上生米粉起糊。冬天的早晨,吃上一碗熱呼呼、辣呼呼。
重油燒梅 油潤不膩口
燒梅,其實就是台灣所說的燒賣!傳統的鮮肉香菇燒梅具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重油燒梅的特點就是油多,不過燒梅雖油潤卻不膩口,鮮香而不乾澀,軟潤含湯,在小吃中獨樹一幟。
枯炒豆絲 兩面煎金黃
豆絲以綠豆、大米等為原料,泡水磨碎成漿,在鍋裏攤成薄皮,切成絲。豆絲的做法很多,有湯豆絲、乾豆絲、軟炒豆絲、枯炒豆絲等多種吃法,不過最有名的還是枯炒,將豆絲用麻油半炒半炸,做成兩面金黃酥脆,上面澆上另外燴炒的配料。
麻辣小龍蝦 紅遍南北
麻辣小龍蝦這幾年紅遍大江南北,不過它的發源地正是武漢!這種淡水裡的小龍蝦沒有多少肉,但香辣口味正適合下酒。
鴨脖子 另類武漢逍遙
武漢的小吃這幾年一直引領風潮,先是麻辣小龍蝦,然後就是精武路的鴨脖子!小小的滷鴨脖子紅遍大江南北,連鎖店開了一家又一家,而且品種愈來愈多,除了鴨脖子之外還有鴨翅膀、鴨肝、鴨胗、鴨腸、藕片等。
四季美湯包 武漢稱冠
四季美的湯包,在武漢可是大大的有名!皮薄、湯多、餡嫩、味鮮,這幾年除了傳統的鮮肉湯包之外,還創出了蝦仁湯包、香菇湯包、蟹黃湯包、雞茸湯包、什錦湯包……等新品種,花樣繁多,風味獨特,其中西紅柿湯包不僅顏色好看,口味帶著一點西紅柿的酸甜,特別好吃。
行程推薦
前往武漢,可從台北桃園國際機場搭乘直航班機,或經由香港轉機,到達武漢天河機場。
一日旅遊
上午:東湖磨山景區(楚城、楚市、楚才園、楚天台)-湖北省博物館(東湖磨山站搭401路、413路、515路到梅園站換乘402路到省博物館站)
下午:黃鶴樓(省博物館站搭108路、411路、402路到黃鶴樓站)-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步行)-長江大橋-歸元寺(黃鶴樓站搭401路到歸元寺站)
二日遊
第一天:
上午:東湖磨山景區(楚城、楚市、楚才園、楚天台)- 東湖聽濤景區
下午:東湖聽濤景區:海沙灘浴場、行吟閣(東湖磨山站搭401路到東湖沙灘浴場)-湖北省博物館(東湖沙灘浴場搭401路梅園換乘402路到省博物館)
第二天:
上午:晴川閣-古琴台-歸元寺(步行)
下午:歸元寺-黃鶴樓(歸元寺站搭401路到黃鶴樓站)-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步行)
推薦餐廳
楚天盧(河鮮)
地址:武昌區武昌徐東路37號
(近梨園酒店)
電話:027-86773338 86787266
望旺煨湯屋(煨湯)
地址:江漢區漢口發展大道226號
電話:027-85871858 85872130
四季美湯包(湯包)
地址:江岸區漢口中山大道898號
(江漢路新華書店旁)
戶部巷小吃街(小吃)
地址:武昌自由路戶部巷
首義園(小吃)
地址:武昌彭劉楊路首義園小吃街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