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總統魯拉(左下圖,法新社)近來在國際舞台熱得發燙,連當紅的美國總統歐巴馬都甘拜下風,稱他是「地球上最得民心的政治人物」;而現在巴西名導演巴瑞托也搶搭順風車,投資千萬美元拍攝電影《魯拉,巴西之子》(Lula,Son of Brazil),預定明年一月上映。

魯拉上周在丹麥哥本哈根的申辦奧運場上可說是出盡鋒頭,他呼籲應該給從未舉辦奧運的南美洲一個機會,發揮了臨門一腳之功;當國際奧委會宣布里約贏得奧運主辦權時,魯拉與巴西足球巨星比利緊緊擁抱,眼淚奪眶而出;他的國際聲望也在此刻達到了最高峰。

二○○三年一月一日魯拉剛就任總統時,因為他是工運領袖出身,具有左派背景,加上他與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和古巴強人卡斯楚交往密切,讓國際投資人對他產生疑慮。但魯拉並不拘於意識形態,上任後採行中間務實路線,利用國際原物料價格大漲之契機,奠定巴西經濟繁榮的基礎。

二○○八年金融風暴蔓延全球,魯拉大手筆祭出減稅優惠,大幅提高人民消費力,領導巴西率先走出經濟危機,魯拉的民調支持度高達八一%。政論家說,在魯拉治下,「巴西」成為全球市場最熱的品牌。

魯拉生長於貧民窟,十歲才開始上學,念完四年級後就去做工,十九歲因發生意外而失去小指,這個事件促使他參加工運,一度還因得罪當時的軍事獨裁政權而坐牢。《魯拉,巴西之子》這部電影就是陳述他早年奮鬥的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