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屆滿一年,全球景氣已逐步復甦,經建會副主委單驥昨天表示,未來亞太地區的復甦速度將比西方國家迅速。由於台灣是亞太區重要一員,若能善用地理與產業優勢,並以開放的「流水策略」取代封閉的「鳥籠策略」,才可真正融入東亞整合,突破區域整合邊緣化的困境。
單驥昨天出席經濟部、貿協舉辦的「二○○九國際招商論壇」,並以「亞太市場崛起,台灣的機會與挑戰」進行演講時指出,受到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全球都面臨失業率上升、消費力道疲弱的下場。
但根據許多研究顯示,中國將在二○三○年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也因如此,除了中國內需市場的大餅外,也將為亞太新興國家創造許多新商機;而台灣屬於東亞地區重要的一員,更應善加把握此契機,創造屬於自己的優勢。
不過單驥也表示,在兩岸關係逐漸緩和下,其實台灣是被排除在東亞整合的趨勢中的,對未來的經貿發展將帶來不利影響。
未來兩岸經貿一定要以開放的「流水策略」,也就是招商引資行動,來取代封閉的「鳥籠策略」,積極將台灣納入東亞整合體系中,才可破除區域整合中被邊緣化的困境。
此外,更要積極在WTO架構下,與其它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才可在全球市場中尋求突破。昨日經濟部次長林聖忠也指出,由於台灣具有地理優勢與文化相似性,將是各國進入中國市場很好的跳板,政府未來除應對陸資採取更開放的態度,也應鼓勵海外台商或外資回台投資,才可成功創造更大商機與合作機會。
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日前表示,兩岸洽簽ECFA進度,可能受西藏精神領袖達賴訪台影響而暫時「休息」。不過林聖忠昨表示,ECFA的洽簽確實受到點影響,但「絕對沒有Delay」。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