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異議人士能不能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和澳洲、紐西蘭或台灣是不是能發給新疆維族流亡領袖熱比婭簽證一樣,背後真正問題都是中國的崛起,而如何面對中國崛起,全世界都還在摸索。

大陸官方對台灣、新疆、西藏獨立運動的態度始終一致,現今之所以形成問題,原因在於中國崛起。因為崛起,中國自身實力增強、影響力擴大,任何國家在從事中國「堅決反對」的活動時,必然都要顧及中國態度。

以熱比婭而論,是否允許其入境,當然屬國家主權範圍,但澳洲同意了、台灣拒絕了、紐西蘭還在考慮。再以達賴訪問為例,台灣在壓力下允許他入境,美國則在壓力下打破十八年來慣例,歐巴馬決定不與達賴會面。在抗衡與扈從中間,各國都還沒摸索出一條通則。

處理達賴、熱比婭的入境,可看成是一種被動的「防守」,而考慮頒發諾貝爾和平獎給大陸異議人士,則是一種主動「進攻」。

而今廿年忽忽過去,國際社會對大陸人權問題的主動進攻已大幅減少。根據《華盛頓郵報》日前報導,歐巴馬對中國的政策原則已確立為「戰略性再保證」,保證美國不以圍堵中國為目的。歐巴馬的政策雖然招致批評,但這可能已是一種潮流。

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再過兩天即將揭曉,不管結果如何,從歷史長河來看,中國崛起過程,異議人士不也扮演了一定的推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