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學院八日宣布,在羅馬尼亞出生的德國女詩人、小說家以及評論家荷塔.慕勒(Herta Muller),以其「濃郁的詩歌,誠摰的散文,描繪出無依無靠者的內心視野」,獲得二○○九年諾貝爾文學獎。慕勒現年五十六歲,是有史以來第十二位榮獲諾貝爾文學桂冠的女性。
近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有:二○○四年奧地利的艾芙烈.葉利尼克及二○○七年英國的多麗斯.萊辛。慕勒是今年諾貝爾獎第四位女性得主,使二○○九年成為歷屆諾貝爾獎女性獲獎人最多的一屆。
描繪極權壓迫 今年得獎別具意義
慕勒將於十二月十日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領取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四六二○萬元)獎金。她得知自己獲獎後,透過德國卡爾.翰澤爾出版社發表聲明:「我很驚訝,到現在仍無法相信。現在我無法多說什麼。」
荷塔.慕勒出生在獨裁者希奧塞古鐵腕統治下的羅馬尼亞,且身為德裔少數族群,對極權壓迫有切身體驗,這一特點也反映在其作品對鐵幕生活的描述。今年正逢東歐共黨政權垮台廿周年,慕勒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可謂別具意義。
寫作風格獨特 具不可思議的力量
瑞典學院常任秘書恩隆德說:「慕勒寫的東西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她的風格非常非常獨特。只要讀上半頁,你就立刻知道這是荷塔.慕勒的作品。」
「她總想訴說一些事,部分原因是她身為羅馬尼亞受迫害異議人士的背景,但也因為她與自己的國家,與那個政權,與多數人使用的語言乃至與她的家人,形同陌路。」
慕勒主要是用德文寫作,多部作品已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其它文字,較著名者有《風中綠李》(The Land of Green Plums,中譯本由時報出版公司出版),《護照》(The Passport),《單腿旅行》(Traveling on One Leg)、《約會》(The Appointment)等。
彌補美國傷口?得主國籍受矚目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國籍格外受矚目,這是因為去年瑞典學院前常任秘書恩格道爾曾公開批評美國作家只關注自己的文化,未曾真正參與世界範圍的文學對話。有些人揣測,這番話太傷美國人感情,因此委員會今年可能選出一位美國作家以茲彌補,不過得主揭曉後,美國作家只能繼續等待。
發表意見